古韘制椭不适用,古玉质粹实出众。
副我韘材截两端,琢中外弗劳磨砻。
取资于古更合今,六钧觲角宜弯控。
诘戎佩德有馀思,宁学露坛诩宝瓮。
古韘制椭不适用,古玉质粹实出众。
副我韘材截两端,琢中外弗劳磨砻。
取资于古更合今,六钧觲角宜弯控。
诘戎佩德有馀思,宁学露坛诩宝瓮。
此诗《咏古玉韘》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古玉韘的赞美,展现了其对古代工艺与审美的深刻理解。诗中以“古韘”和“古玉”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传统物件的珍视与欣赏。
首句“古韘制椭不适用”,点明了古韘的形状虽为椭圆,但已不合现代使用需求,引出对传统物件价值的思考。接着“古玉质粹实出众”赞扬了古玉的质地纯净,超群出众,凸显了其独特的美感和价值。
“副我韘材截两端,琢中外弗劳磨砻”描述了古韘的制作过程,强调了其材料的选择与精细的雕琢,不需过多打磨,即展现出其自然之美。这反映了古人对材料的巧妙利用和对工艺的高超技艺。
“取资于古更合今,六钧觲角宜弯控”则表达了古物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认为古韘不仅符合古代的审美,也适用于现代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与实用性。
最后,“诘戎佩德有馀思,宁学露坛诩宝瓮”通过对比,指出古韘不仅仅是装饰品,更蕴含着品德与智慧的象征,鼓励人们学习古人的智慧,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炫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古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和传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