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上界足高寒,错踏金鳌绝顶山。
恩许乞身镜湖曲,老难效命玉门关。
明知甑破休回首,犹喜弓亡不出寰。
便合挂帆沧海去,义溪三十六重湾。
人言上界足高寒,错踏金鳌绝顶山。
恩许乞身镜湖曲,老难效命玉门关。
明知甑破休回首,犹喜弓亡不出寰。
便合挂帆沧海去,义溪三十六重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又和感旧四首(其三)》。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人言上界足高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之境的向往,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此处“上界”可理解为精神世界或理想国度,而“足高寒”则暗示了追求这种高度精神状态的艰难与孤独。
接下来的“错踏金鳌绝顶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世俗、攀登至高无上的意象。这里的“错踏”意味着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金鳌”则是神话中的仙山,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不懈追求精神高峰的决心。
第三句“恩许乞身镜湖曲”,则透露出一种温柔和谐调的情感。诗人似乎在寻求一处宁静之地,借以安顿自己的内心世界。“老难效命玉门关”表达了面对时间流逝与衰老的无奈,以及对于过去壮志未酬的回忆和遗憾。
“明知甑破休回首”,诗人明白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故而不再过多留恋。但是,“犹喜弓亡不出寰”却又流露出一丝对往日英雄事迹的怀念与自豪。这里的“弓亡”象征着往昔英勇的消逝,而“不出寰”则意味着虽然时光已逝,但那些记忆依旧珍贵。
最后两句“便合挂帆沧海去,义溪三十六重湾”,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期许。他决定扬帆远航,前往遥远的沧海,而“义溪三十六重湾”则可能是一个充满挑战与考验的地方。这里的“挂帆”象征着出发,“沧海”代表广阔无边的世界,而“义溪三十六重湾”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与攀登。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精神追求的展望,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医家者流多卢人,亦如许靖浪得名。
有眼何曾识内经,有手何曾赦方兄。
一丸足可杀一命,却道良医逢死病。
荆溪此辈端不稀,向来吾儿命如丝。
孟君谈笑能起死,吾儿更生一弹指。
我今挂帆上江西,君来送我别荆溪。
赠别只有七字诗,千万珍重慰相思。
它年荆溪说神医,非吾孟君更阿谁,仓公华佗何必奇。
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
梦中檐奏乐,夜半簟知秋。
今岁应须熟,馀生有底愁。
无人知喜事,课仆织新篘。
雨乍收,小院尘消,云淡天高露冷。
坐看月华生,射玉楼清莹。蟋蟀鸣金井。
下帘帏、悄悄空阶,败叶坠风,惹动闲愁,千端万绪难整。
秋夜永。凉天迥。可不念光景。嗟薄命。
倏忽少年,忍交孤令。灯闪红窗影。
步回廊、懒入香闺,暗落泪珠满面,谁人知我,为伊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