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幻相有去来。
如来真实义,无去亦无住。
我原宝珠光,遍照大千界。
随光所照处,见者悉成佛。
一切有为法,幻相有去来。
如来真实义,无去亦无住。
我原宝珠光,遍照大千界。
随光所照处,见者悉成佛。
这首诗《玛瑙数珠偈》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其内容深邃,蕴含着佛教哲学思想。诗中以“一切有为法,幻相有去来”开篇,点明了世间万物皆是虚幻,有生有灭的道理。接着,“如来真实义,无去亦无住”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核心——如来的真实意义在于超越了生灭变化,达到了永恒不变的状态。
“我原宝珠光,遍照大千界”一句,将自己比喻为宝珠之光,象征着佛法的智慧之光普照宇宙,无所不至。最后,“随光所照处,见者悉成佛”表达了佛法的普渡众生,使所有见到佛法之光的人都能获得解脱,成为佛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对生命、宇宙和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佛法对众生的普遍救度。
雨声点滴朝复暮,中有诗人绝尘句。
云门咸池渺千古,断谱遗音此其绪。
雨声点滴夜不休,中有羁臣去国愁。
九疑联翩湘水秋,忠诚内激涕自流。
我今衰病百无念,卧对青灯吐残焰。
支床纳息效寒龟,傍枕长吟笑孤剑。
雨声不断睡愈美,窗白鸦啼揽衣起。
呼儿烧兔倾浊醪,又倚胡床雨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