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当轩雪满地,青山掩障碧纱幮。
鼠来案上常偷水,鹤在床前亦看棋。
道士写将行气法,家童授与步虚词。
世间有似君应少,便乞从今作我师。
松树当轩雪满地,青山掩障碧纱幮。
鼠来案上常偷水,鹤在床前亦看棋。
道士写将行气法,家童授与步虚词。
世间有似君应少,便乞从今作我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居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松树当轩雪满地,青山掩障碧纱幮。" 这两句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雪后深山的图景。松树成为天然的门扉,雪覆盖大地,而远处的青山则被轻薄如纱的云雾所笼罩,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鼠来案上常偷水,鹤在床前亦看棋。"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居所的幽静与和谐。连小动物都不免对这份宁静产生好奇,鼠盗水、鹤观棋,都是对隐逸生活细腻描绘。
"道士写将行气法,家童授与步虚词。"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对于修炼和学问的重视,以及他对周遭环境的融入和理解。道士书写的是养生之术,而家童则是学习轻松愉悦的诗词,这些都是隐居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世间有似君应少,便乞从今作我师。" 诗人对王处士的敬慕之情溢于言辞,他认为像王处士这样的人在世间实在是稀缺的,因此请求王处士成为自己的师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的崇拜,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水边残雪照亭台,台上风襟向雪开。
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
然长于指叙,约洁有馀态。
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
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
中行虽富剧,粹美若可盖。
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
退之全而神,上与千载对。
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
文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
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
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
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待。
江上春常早,闽中客去稀。
登山怨迢递,临水惜芳菲。
烟树何时尽,风帆几日归。
还看复命处,盛府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