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湖二首·其一》
《雁湖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藻荇连延十亩馀,从来佳致与人俱。

水禽扑碌时惊枕,城月朦胧当画图。

莫去渚兰留作佩,剩栽洲橘遣为奴。

从今杖屦频来往,乞与嘉名唤雁湖。

(0)
注释
藻荇:水草。
连延:连续不断。
十亩馀:超过十亩。
从来:自古以来。
佳致:美景。
水禽:水鸟。
扑碌:拍打水面。
惊枕:惊扰睡眠。
城月:城市月色。
朦胧:模糊不清。
渚兰:湖中的兰花。
留作佩:作为佩饰。
洲橘:洲上的橘树。
遣为奴:让它们成为仆役。
杖屦:杖和鞋子,指代步行。
频来往:常常来往。
乞与:请求给予。
嘉名:美好的名字。
雁湖:雁湖之名。
翻译
湖中的水草连绵延伸超过十亩,自古以来,美景总是与人们共享。
水鸟不时地拍打水面,惊扰了我的睡梦,朦胧的城市月色如同一幅画。
不要摘取湖中的兰花作为佩饰,多栽些洲橘让它们成为仆役。
从今往后,我会常常拄杖漫步这里,希望你赐予它一个美好的名字,就叫雁湖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美丽的自然景象,藻荇(一种水生植物)连绵十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分享。"从来佳致与人俱"一句,强调了这种美好的体验是可以与他人共同享有的。

"水禽扑碌时惊枕,城月朦胧当画图"两句,则描写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水中的禽鸟偶尔扑动,惊醒了枕边的宁静,而远处的城郭在朦胧的月色中,如同一幅等待绘制的美丽图景。

"莫去渚兰留作佩,剩栽洲橘遣为奴"两句,诗人通过不让渚兰离去、而将剩余的橘子比喻为奴仆,以此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珍爱和占有之情。

最后两句"从今杖屦频来往,乞与嘉名唤雁湖"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常来常往于这片美丽的环境中,并且希望能得到一个美好的名字,以此称呼这片湖光山色之美。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李壁

李壁
朝代:宋   字:季章   号:石林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生辰:一说1159年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猜你喜欢

狮子峰

举首朝天据洞扉,怪形蹲踞类狻猊。

山中弹压无豺虎,留得孤猿半夜啼。

(0)

游金石台

庐陵游乐夕阳山,太守何人若是班。

三岛幻成一丘小,五峰对峙两溪环。

竹间庭院邻翁卜,木杪楼台仙者寰。

紫笑扶疏枝干老,春来得兴颇开颜。

(0)

上元应制

鱼龙曼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

冉冉游尘生辇道,迟迟春箭入歌声。

宝坊月皎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燄平。

宴罢南端天欲晓,回瞻河汉尚盈盈。

(0)

挽吕东莱·其一

方振河汾业,云胡不假年。

斯文今已丧,此道后谁传。

秘馆藏新史,门人缉旧编。

未明修短理,昂首问苍天。

(0)

六月望日月堂老禅示仆众偈随喜愧甚

江月主人清冰壶,以月名堂月不如。

门前船泊五湖客,两眼历照心与俱。

我来追凉暑云徂,牛腰大轴开我愚。

万口一辞赞叹月,还赞堂中老苾刍。

归涂昏鸦夜气作,东方拥出玉蟾车。

月堂著语何可已,金屑落眼成嗟吁。

(0)

下闽关

闽关南下路岖崎,并壑缘崖使客疑。

栈道万盘全蜀险,羊肠百折太行危。

翻思涉世尤多难,转觉攀天却有时。

极目建溪云散尽,武夷撑出数峰奇。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