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谢处士山斋》
《题谢处士山斋》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那有唐年客,青山独闭门。

云泉一少事,琴史皆忘喧。

在浚人犹絷,迁乔友未言。

不知幽谷草,何意老王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自然的向往。首句“那有唐年客,青山独闭门”以“唐年客”象征过往的繁华与尘世的纷扰,通过“青山独闭门”展现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云泉一少事,琴史皆忘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淡泊的主题。云泉、琴史都是隐逸生活中的常见元素,诗人通过“少事”、“忘喧”表达了隐士对物质欲望的摒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这里不仅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简朴与清雅,更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接下来的“在浚人犹絷,迁乔友未言”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隐士自身比作被囚禁在深井中的人,而“迁乔友未言”则暗示了隐士虽身处幽静之地,但内心的朋友并未离去,情感依然深厚。这两句既表现了隐士的孤独,又展现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坚韧。

最后,“不知幽谷草,何意老王孙?”以疑问的形式收尾,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这里的“幽谷草”象征着隐士的生活环境,而“老王孙”则可能暗指那些曾经显赫但如今落魄的人物。这一问句引发人们对隐士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代柬寄当涂大夫王去非

闻道王明府,仁声已四传。

催科能不扰,赋入自争先。

理到顽民服,仁渐黠吏悛。

俊良搜士类,疾苦访氓编。

义役颁成制,巫风变昔年。

已闻销珥笔,直欲弛蒲鞭。

未可徒宽治,还疑执德偏。

碧云江外合,爱助正拳拳。

(0)

挽师虞卿三首·其一

渊源师友邺侯门,赫奕家声汉相孙。

冠带仅容游璧水,姓名竟不上慈恩。

(0)

补史十忠诗·其五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

匡庐云锦屏,鸿儒产其下。

风神俨如龙,夭矫莫可驾。

卷怀经济具,婆娑洛中社。

怪事玉床摇,清昼天忽夜。

突骑从何来,阴风飘屋瓦。

大臣义有死,欲避吾不暇。

庭前环止水,万事付一舍。

从容友灵均,朝野动悲吒。

悯章极哀荣,汗简谁记者?

倘有南熏书,季方足堪亚。

(0)

江城子.和子昂题水仙花卷

云涛白凤贺瑶池。仗葳蕤。路芳菲。

十月温汤,赐浴卸罗衣。

半点檀心天一笑,琼奴弱,玉环肥。

风流谁合婿金闺。露将晞。雪争晖。

贝阙珠宫,环佩月中归。

误杀洛滨狂子建,情脉脉,恨依依。

(0)

隋物尚馀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

(0)

满江红.避暑

午转槐阴,正炎暑、侵肌似醉。

问何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

傍沼茅亭杨柳绿,倚崖草阁梧桐翠。

唤玉人、纤手掬清泉,生凉意。开枕簟,浮瓜芰。

琼液浅,歌喉细。对文禽雪鹭,助成幽致。

十顷碧莲潇洒国,万竿修竹清凉世。

算此时、情绪有谁同,吾侬自。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