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不受壮心降,无限西风撼客窗。
应是夜深知月出,却收风雨入清江。
云山不受壮心降,无限西风撼客窗。
应是夜深知月出,却收风雨入清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洪崖观住宿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云山不受壮心降”,以云山象征壮志未酬的心境,表达了诗人虽面对壮丽山川,但心中壮志不减的情怀。接着,“无限西风撼客窗”一句,通过西风的猛烈,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应是夜深知月出”,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夜深”与“月出”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月光的期待和对宁静夜晚的欣赏。最后,“却收风雨入清江”则以风雨被收归江中,象征着自然界的动荡最终归于平静,也寓意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心境的深刻反思。
舍舟东新桥,徒步北郭门。
人烟竟萧瑟,往事不复论。
晨炊起断垒,秋草生颓垣。
平生富丽地,转盻成荒村。
入城问所交,十室才一存。
诸生幸颇集,日夕具酒尊。
有兄在苕川,久别劳梦魂。
那知十五载,再叙骨肉恩。
吾儿渡江至,迎我归田园。
田园岂不好,况有可抱孙。
松楸兵燹馀,何以慰朝昏。
迟行复迟行,泪下声复吞。
晚朝骑马归,风雨忽萧瑟。
中涂虽泥泞,马稳幸无失。
到家下马灯火明,妻子见我欢相迎。
开筵举酒饮未已,刁斗城头敲二更。
我因良马蒙君赐,长恐官奴疏喂饲。
寒槽刍粟夜频看,恩极那能有全寐。
促灯下堂催上刍,泥滑失脚嗔人扶。
苍黄不知骨已折,始信人间无坦途。
乌乎生死固有时,祸福岂无命。
塞翁塞翁勿复论,卧看杨花风不定。
虚星孕良木,植彼文苑中。
教雨既沾溉,枝叶何青葱。
常刑庶无犯,守护克有终。
岁久已云茂,郁然若云从。
诸生俨成列,弦诵怡清风。
伊人抱良材,树德匪尔同。
当知进修者,亦由滋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