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衰年七十强,经旬留宿赞公房。
上堂也趁阇黎饭,入阁仍分般若汤。
华渚虹霓生雨气,法筵龙象识天香。
遥知今夕南湖月,谁与郎官共晚航。
太息衰年七十强,经旬留宿赞公房。
上堂也趁阇黎饭,入阁仍分般若汤。
华渚虹霓生雨气,法筵龙象识天香。
遥知今夕南湖月,谁与郎官共晚航。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成廷圭创作的,题为《寄兴圣寺琦元璞长老兼简黄庭英知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年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僧侣生活的羡慕和对友人黄庭英的问候。诗人七十多岁仍能积极参与寺中的生活,上堂听讲并享用僧侣的斋饭,分得智慧之汤。他描绘了寺内祥瑞的景象,如华渚彩虹和法筵的庄严,暗示佛法的崇高。最后,诗人想象南湖月夜,表达对与黄庭英共度良宵的期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宁静僧寺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天然潇洒,尽人间、无物堪齐标格。
只与姮娥为伴侣,方显一家颜色。
好是多情,一年一度,首作东君客。
竹篱茅舍,典刑别是清白。
惆怅玉杵无凭,蓝桥人去,空锁神仙宅。
今日天涯凭马上,忽见轻盈冰魄。
恰似当年,温柔乡里,晓看新妆额。
临风三嗅,挽条不忍空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