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谷东南几变迁,琼台仍在白云边。
阎浮世上今何日,句曲山前第八天。
说法久要狂外史,挥毫曾识大痴仙。
人间俯仰三千岁,抚卷题诗一惘然。
陵谷东南几变迁,琼台仍在白云边。
阎浮世上今何日,句曲山前第八天。
说法久要狂外史,挥毫曾识大痴仙。
人间俯仰三千岁,抚卷题诗一惘然。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诗《马瞿睿夫题张伯雨外史评黄子久画仙山楼观图》以历史沧桑和艺术感慨为主题,通过对陵谷变迁和仙境描绘的想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与人事如梦的深深感叹。
首句“陵谷东南几变迁”,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恒变迁,而“琼台仍在白云边”则描绘出一幅超凡脱俗的画卷,仙台屹立在白云缭绕之间,象征着理想世界的永恒与宁静。接下来,“阎浮世上今何日”暗指世事如梦,时间匆匆,令人疑惑今日是何时。
“句曲山前第八天”引用道教典故,句曲山是神仙居所,第八天则可能寓意超越世俗的高远境界,诗人借此表达对超越尘世的理想追求。接着,“说法久要狂外史,挥毫曾识大痴仙”两句,将画家张伯雨与黄子久两位艺术家并提,赞美他们卓越的艺术才华和超脱世俗的精神。
最后,“人间俯仰三千岁,抚卷题诗一惘然”收束全诗,感慨人间岁月如梭,诗人面对画卷,写下这首诗时,心中充满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与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为引,寓言人生,既有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又有对艺术的赞赏,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哲理追求。
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
所乘竹木车,首尾作船态。
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
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
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
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
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
亭中何所为,吟诗学马戴。
亭中何所见,北溟与东岱。
亭中何所亲,山僧与荷篑。
秖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槩。
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
两孔亘如环,中间颇不隘。
朅来陈道人,品题是仙界。
冥心坐终夕,动静俱无碍。
百年湖海意,领略须吾辈。
秋风吹十里,初凉体则快。
或饮君亭上,或酌我洞内。
酩酊无不可,谁能求富贵。
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
《题愧非马公巢云亭》【明·杨巍】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所乘竹木车,首尾作船态。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亭中何所为,吟诗学马戴。亭中何所见,北溟与东岱。亭中何所亲,山僧与荷篑。秖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槩。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两孔亘如环,中间颇不隘。朅来陈道人,品题是仙界。冥心坐终夕,动静俱无碍。百年湖海意,领略须吾辈。秋风吹十里,初凉体则快。或饮君亭上,或酌我洞内。酩酊无不可,谁能求富贵。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T53W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