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古树几浮槎,数尽寒英起暮霞。
百曲清溪归亦好,五湖春水遍桃春。
千岩古树几浮槎,数尽寒英起暮霞。
百曲清溪归亦好,五湖春水遍桃春。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看梅后从太湖出吴江归烂溪一路桃花盛开口占纪兴》描绘了一幅春天出行的美丽画面。首句“千岩古树几浮槎”以千岩古树为背景,暗示了旅程的深远与自然的沧桑,而“几浮槎”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木筏,增添了神秘与诗意。次句“数尽寒英起暮霞”描绘了傍晚时分,梅花凋零后的落英缤纷,如同晚霞般绚丽,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凄美。
第三句“百曲清溪归亦好”,流露出诗人对清溪的喜爱,百转千回的溪流仿佛在引导归途,给人以宁静与愉悦之感。最后一句“五湖春水遍桃春”则点明了沿途桃花盛开的景象,五湖春水映衬着满山遍野的桃花,展现出江南水乡春天特有的明媚和浪漫。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游历过程中的欣喜与感慨,以及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的热爱和生活情趣的追求。
游子想万里,何必登高台。
闻君燕女吟,如自蓟北来。
长安高盖多,健马东西街。
尽说蒿簪古,将钱买金钗。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
如今数君子,如鸟无树栖。
济水一入河,便与清流乖。
闻君欲自持,勿使吾道低。
乱蓬无根日,送子入青塞。
苍茫万里秋,如见原野大。
鸟雀寒不下,山川迥相对。
一马没黄云,登高望犹在。
惊风忽然起,白日黯已晦。
如何怨路长,出门天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