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梦谁同,有皓齿丹唇,人儿绝少。
媚寝思香,远胜却邯郓道。
一声砌竹惊回,正月影、空床初到。
拟欲赋、夜来神遇,荐枕在朝云庙。
缠绵一似春蚕死,向雪茧、窝中萦抱。
乍可是云轻雨薄,未透相思窍。
嘱付惜春御史,领风月,让伊清要。
把莺声燕语,安排莫使,幽欢惊觉。
好梦谁同,有皓齿丹唇,人儿绝少。
媚寝思香,远胜却邯郓道。
一声砌竹惊回,正月影、空床初到。
拟欲赋、夜来神遇,荐枕在朝云庙。
缠绵一似春蚕死,向雪茧、窝中萦抱。
乍可是云轻雨薄,未透相思窍。
嘱付惜春御史,领风月,让伊清要。
把莺声燕语,安排莫使,幽欢惊觉。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梦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梦醒后的失落与回味。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如“皓齿丹唇”、“月影”、“空床”、“夜来神遇”、“春蚕死”等,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开篇“好梦谁同”,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美好梦境的渴望,却无人能共享的孤独感。“有皓齿丹唇,人儿绝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情感的极度渴望。接下来,“媚寝思香,远胜却邯郓道”通过对比,突出了梦境的美好,将其与现实中的平淡或苦涩相对比,强化了梦境的吸引力。
“一声砌竹惊回,正月影、空床初到”描绘了梦醒时分的瞬间,月影与空床的景象,既具有一种凄美的美感,也暗示了梦醒后内心的空虚与失落。接下来的“拟欲赋、夜来神遇,荐枕在朝云庙”表达了主人公试图通过文字或仪式来捕捉和留住梦境的愿望,但最终未能实现,留下了一丝无奈与遗憾。
“缠绵一似春蚕死,向雪茧、窝中萦抱”运用比喻,将梦境中的情感比作春蚕化蛹,表达了情感的深刻与复杂。同时,通过“雪茧”和“窝中萦抱”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梦境中的温暖与依恋。接下来的“乍可是云轻雨薄,未透相思窍”则暗示了梦境虽美好,但终归是短暂的,难以触及真正的内心深处。
最后,“嘱付惜春御史,领风月,让伊清要。把莺声燕语,安排莫使,幽欢惊觉”表达了主人公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珍惜这份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整首词在情感上既有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汉祖事嫚骂,耻以长策干。
生平义不辱,远隐商山间。
轩冕多险巇,衣冠自高閒。
芝草甘且腴,白发明苍颜。
超然高物表,于世了不关。
一朝诣阙下,汉室安如山。
信有大力量,谈笑回强澜。
始知老英雄,未易浅近观。
藏器固有待,时至功无难。
往往渭水滨,托兴事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