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七首·其五》
《拟古七首·其五》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古风

荆山一片玉,秀气钟鸿濛。

幽晖不自衒,老雨苍苔封。

纷纷他山石,举世多拙工。

卞和今岂无,至宝宁终穷?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的《拟古七首(其五)》,以荆山的美玉为象征,展现了深藏不露的内在价值与世态的冷峻。首句“荆山一片玉”,形象地描绘了荆山中的美玉,暗示其珍贵无比。次句“秀气钟鸿濛”进一步强调这块玉的灵秀气质,仿佛凝聚了天地之精华。

“幽晖不自衒”表达了玉的低调品质,它不炫耀自己的光芒,静静地蕴藏于深山之中。然而,“老雨苍苔封”则揭示了玉的孤独与被忽视,长久以来被雨水侵蚀,覆盖着青苔,无人识其真面。

接下来的诗句“纷纷他山石,举世多拙工”暗指世间众多的玉石匠人技艺平庸,未能识得真正的瑰宝。诗人以对比手法,讽刺了世人对于真正价值的无知。

最后两句“卞和今岂无,至宝宁终穷?”引用了古代典故,卞和曾因献玉而受苦,暗示即使有如卞和这样的识宝之人,至宝也可能因为不被理解而困顿。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以及对真正价值终将被发现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玉的遭遇揭示了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同时也寄寓了对公正识才的期盼。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东渡早梅一树,岁华如雪,酣赏成咏

暇日留□事,期云亦□开。
乡心持岁酒,津下赏山梅。
晚实和商鼎,浓香拂寿杯。
唯应招北客,日日踏青来。

(0)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

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今来始悟朝回客,暗写归心向石泉。

(0)

题郡南山光福寺,寺即严黄门所置,时自给事

传闻黄阁守,兹地赋长沙。
少壮称时杰,功名惜岁华。
岩廊初建刹,宾从亟鸣笳。
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
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
籍籍清风在,怀人谅不遐。

(0)

池上构小山咏怀

玉立出岩石,风清曲□□。
偶成聊近意,静对想凝神。
牛渚中流月,兰亭上道春。
古来心可见,寂寞为斯人。

(0)

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
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0)

西川独孤侍御见寄七言四韵一首,为郡翰墨都

百雉层城上将坛,列营西照雪峰寒。
文章立事须铭鼎,谈笑论功耻据鞍。
草檄清油推健笔,曳裾黄阁耸危冠。
双金未比三千字,负弩空惭知者难。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