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秋风又一年,觚棱梦落练江天。
拾遗冷作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鹃。
天涯心逐白云飞,瑟瑟秋芦点客衣。
回首大宛山上月,更无缄札问当归。
斜日江声走急滩,残棋别墅局方难。
后堂那有閒丝竹,陶写东山老谢安。
寒蛟海上趁人来,漠漠秋尘扫不开。
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
痛哭秋风又一年,觚棱梦落练江天。
拾遗冷作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鹃。
天涯心逐白云飞,瑟瑟秋芦点客衣。
回首大宛山上月,更无缄札问当归。
斜日江声走急滩,残棋别墅局方难。
后堂那有閒丝竹,陶写东山老谢安。
寒蛟海上趁人来,漠漠秋尘扫不开。
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
这首《东山感秋词》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痛哭秋风又一年”,开篇即以悲凉之气笼罩全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接着,“觚棱梦落练江天”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梦境与现实的落差比作从高高的觚棱(古代宫殿上的装饰)跌落至练江天际,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迷茫。
“拾遗冷作诸侯客,袍笏空山拜杜鹃”两句,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位却感到孤独和冷清,如同杜甫在山中拜见杜鹃一样,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也是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天涯心逐白云飞,瑟瑟秋芦点客衣”描绘了诗人的心随白云飘荡,仿佛与世隔绝,而瑟瑟秋芦则象征着环境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回首大宛山上月,更无缄札问当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望过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归宿的追寻,但似乎已无路可寻,只能默默期待。
下半部分,诗人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斜日江声走急滩,残棋别墅局方难”。夕阳西下,江水奔腾,别墅中的残局未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法释怀。
“后堂那有閒丝竹,陶写东山老谢安”借用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像谢安那样在宁静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但现实却是后堂无人弹奏丝竹,只有自己独自面对。
最后,“寒蛟海上趁人来,漠漠秋尘扫不开”以海上的寒蛟和弥漫的秋尘,象征着外界的冷漠与内心的压抑,难以摆脱。
“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整体而言,《东山感秋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身处乱世、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的文人形象。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簿领日婴薄,纷然汩幽襟。
驾言出城南,聊欲清此心。
平冈见净刹,石径郁以深。
中有苦空人,峭健奇骨森。
十年一庵下,形迹了莫寻。
兀如拥败褐,口吐众妙音。
时下寂照堂,声绝响亦沈。
默矣盖自得,其谁知少林。
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
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
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帖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
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
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
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
八十雪眉翁,灯前屡歔欷。
问之尔何者,不语惟抆泪。
良久云老矣,未始逢此事。
种粟满川原,幸已皆茂遂。
喜闻欲登熟,近复失所冀。
有虫大如蚕,日夜啮其穗。
群鸦利虫食,剪摘俱在地。
驱呵力难及,十止馀三四。
供家固未足,王税何由备。
瘠土耕至骨,所得几何利。
又令遭此祸,不晓上天意。
在世幸许年,必以饥馑死。
闻之不敢诘,但愧有禄位。
移灯面空壁,到晓曾不寐。
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
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
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
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
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
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
始皇峄山碑,骨骼何竛竮。
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
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
为我译其辞,读之骇群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