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白吞烟,山青傲雨。西风瑟瑟惊幽户。
奈何多病怕逢秋,偏是流光急于弩。
一枕寒蛩,半窗红树。眼前惹起愁无数。
藤床有梦隔巫阳,天街且卧看河鼓。
云白吞烟,山青傲雨。西风瑟瑟惊幽户。
奈何多病怕逢秋,偏是流光急于弩。
一枕寒蛩,半窗红树。眼前惹起愁无数。
藤床有梦隔巫阳,天街且卧看河鼓。
这首明代诗人高濂的《踏莎行·新秋》描绘了一幅清新而略带哀愁的秋日景象。"云白吞烟,山青傲雨",寥寥八字,便展现出秋日天空的高洁与山峦在雨后青翠欲滴的生机。"西风瑟瑟惊幽户",秋风吹过,轻轻摇动门窗,仿佛在唤醒沉睡的静谧,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奈何多病怕逢秋",诗人借多病之身表达对秋天到来的无奈和敏感,流光"急于弩",形象地写出时间如箭般飞逝,更添人生无常之感。接下来的"一枕寒蛩,半窗红树",以冷清的秋虫声和窗外的红叶构成鲜明对比,引发无尽思绪。
"眼前惹起愁无数",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愁绪,而"藤床有梦隔巫阳"则通过梦境寄托对远方的思念,巫阳象征着遥远的地方或逝去的人。最后,诗人选择"天街且卧看河鼓",在寂寥的夜晚仰望星空,寻找希望或慰藉,展现出坚韧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秋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