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苍苔满,晴馀瀑布痕。
玲珑多洞穴,缭绕尽林园。
谷口云霞塞,人家彩翠屯。
九星岩咫尺,城外有啼猿。
四壁苍苔满,晴馀瀑布痕。
玲珑多洞穴,缭绕尽林园。
谷口云霞塞,人家彩翠屯。
九星岩咫尺,城外有啼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石鳞山房四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
首句“四壁苍苔满”,以“苍苔”点明了山房所处的环境——四周被青苔覆盖,透露出一种古老而静谧的气息。接着,“晴馀瀑布痕”一句,通过“晴馀”二字,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融合,暗示了阳光洒落之后,瀑布留下的痕迹,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玲珑多洞穴,缭绕尽林园”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山房周边的地形地貌。洞穴的玲珑剔透与林园的蜿蜒曲折,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暗示了探索的乐趣和自然的神秘。
“谷口云霞塞,人家彩翠屯”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云霞遮蔽了山谷的出口,色彩斑斓的人家点缀其间,既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也赋予了画面以诗意与浪漫。
最后,“九星岩咫尺,城外有啼猿”两句,以“九星岩”这一特定地标,强调了山房与外界的距离感,同时通过“啼猿”这一细节,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鳞山房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朱明开席。正荷香十里,槐阴千尺。
向风亭、卷起湘帘,好箕踞科头,纳凉留客。
河朔风流,每避暑、杯盘狼藉。
况歌翻水调,冰贮玉壶,微闻香泽。佳人素妆莹白。
看醉眠如画,纱橱笼碧。
赛广寒宫里婵娟,喜琐闼南有、银蟾流魄。
梦醒巫山,骤雨过、陂塘萧索。
更移尊痛饮,高枕云溪永夕。
轻衫初试,小扇初摇,赏花时候。
美景良辰,翻作天涯奔走。
愁听莺啼窥燕舞,关河落日频回首。
甚今春,向风尘碌碌,两眉空皱。
记当年、赏心乐事,柳院花房,约伴携酒。
一曲高歌,常得舒颜开口。
今日凄凉谁共过,千红万紫偏如绣。
却连朝,看青衫、泪痕重透。
禁秋翠羽,恁凄凉、犹恋曾巢阿阁。
剪剪荒云来又往,倦柳衰荷城郭。
电络灯竿,差池欲上,愁认秋千索。
天涯如此,奈何归计迟暮。
最是淡霭残晖,衣单竹冷,特逗人情恶。
软语风樯相劳苦,还共殊方栖托。
迟日妆楼,微飔筝院,梦浅浑忘却。
烟昏雨晓,啅枝慵伴寒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