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秋燕》
《念奴娇.秋燕》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禁秋翠羽,恁凄凉、犹恋曾巢阿阁。

剪剪荒云来又往,倦柳衰荷城郭。

电络灯竿,差池欲上,愁认秋千索。

天涯如此,奈何归计迟暮。

最是淡霭残晖,衣单竹冷,特逗人情恶。

软语风樯相劳苦,还共殊方栖托。

迟日妆楼,微飔筝院,梦浅浑忘却。

烟昏雨晓,啅枝慵伴寒雀。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秋燕》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描绘了秋日燕子的凄凉景象与复杂情感。

开篇“禁秋翠羽”,以“禁秋”点明季节,翠羽则暗示了燕子的羽毛色泽,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接着“恁凄凉、犹恋曾巢阿阁”,燕子在秋天依然眷恋曾经栖息的高阁,表达了它们对旧居的留恋之情。接下来的“剪剪荒云来又往,倦柳衰荷城郭”,通过动态的荒云和静态的倦柳、衰荷,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的都市景象,燕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孤独和疲惫。

“电络灯竿,差池欲上,愁认秋千索”,电络灯竿象征着都市的现代化,与燕子的传统生活方式形成对比,燕子试图寻找栖息之处,却在高楼间迷失方向,愁绪满溢。而“天涯如此,奈何归计迟暮”,则表达了燕子对于未来归宿的迷茫和无奈,感叹时光流逝,归家之路遥不可及。

“最是淡霭残晖,衣单竹冷,特逗人情恶”,淡霭残晖象征着即将消逝的温暖,燕子在寒冷中瑟缩,这种情境让人感到心酸。接下来的“软语风樯相劳苦,还共殊方栖托”,描述了燕子之间的相互慰藉与共同寻找栖息之地的努力,尽管身处异乡,但彼此间的温情给予了一些安慰。

最后,“迟日妆楼,微飔筝院,梦浅浑忘却”,表达了燕子在寻找栖息地的过程中,梦想逐渐模糊,现实的艰难使得它们难以实现心中的愿望。“烟昏雨晓,啅枝慵伴寒雀”,烟雨朦胧,燕子懒得在树枝上停留,只能与寒雀相伴,进一步凸显了它们在秋日中的孤独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燕子的生存状态,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坚韧并存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入剑门

剑门兵革后,万事尽堪悲。

鸟鼠无巢穴,儿童话别离。

山川同昔日,荆棘是今时。

征战何年定,家家有画旗。

(0)

相和歌辞.江南曲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

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

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

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0)

送别

灞岸青门有弊庐,昨来闻道半丘墟。

陌头空送长安使,旧里无人可寄书。

(0)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一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0)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感申贺

册命出宸衷,官仪自古崇。

特膺平土拜,光赞格天功。

再佩扶阳印,常乘鲍氏骢。

七贤遗老在,犹得咏清风。

(0)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

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

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