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夜城楼上的宴会,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生活如梦的感慨。首句“留春不住登城望”表明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却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只能登上城楼眺望。紧接着,“惜夜相将秉烛游”则展示了诗人对夜晚美好的珍惜,手持蜡烛漫步,尽情享受这短暂的欢乐。
“风月万家河两岸”一句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自然景观,春风中万户家门前皆有明月伴随,而河流则如同分界线,将这夜色与日常生活隔绝开来。接下来的“笙歌一曲郡西楼”则点明了宴会的具体地点是在城西的高楼之上,乐声在空中回荡。
诗人随后提到“诗听越客吟何苦”,可能是指自己或他人在宴会中吟诵悲凉的诗句,表达着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紧接着,“酒被吴娃劝不休”则转折为宴会上的欢乐情景,吴娃(古代美女或侍女之称)不断地劝酒,让宴会气氛愈发热烈。
最后两句“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则是诗人的感悟和哲理。诗人通过宴会这一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深刻理解,并且即使在梦中,也要尽情享受那些欢乐的时光,因为它们比起悲伤来更为珍贵。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又不忘在梦中追求快乐。
道在常人,日用之间,人自不知。
柰丛识纷纷,红尘衮衮,灵源不定,心月无辉。
人我山高,是非海阔,一切掀翻便造微。
诸贤眷,听清庵设喻,切勿狐疑。先将清净为基。
用静定为庵自住持。
以中为门户,正为床榻,诚为径路,敬作藩篱。
卑顺和人,谦恭接物,服食兴居弗可违。
常行此,若工夫不闲,直入无为。
三元秘秋水,微密实难量。
米分清浊,天地人物一包藏。
一乃太玄真水,二气由兹运化,三极理全彰。
上下降升妙,根本在中黄。兔怀胎,牛喘月,蚌含光。
人明此理,倒提斗柄戽银潢。
绝断曹溪一派,掀倒蓬莱三岛,无处不仙乡。
谁为白兰谷,安寝感羲皇。
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
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
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怕曲终人去彩云绝。
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
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
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