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知名久,南康旧法曹。
匡庐忆苍翠,彭蠡梦波涛。
白鹤归何早,芝华采未劳。
剑光如彩玉,相赠及秋高。
张子知名久,南康旧法曹。
匡庐忆苍翠,彭蠡梦波涛。
白鹤归何早,芝华采未劳。
剑光如彩玉,相赠及秋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张君篆》其一,通过与友人张子的对话,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张子知名久”,开篇点出友人张子的名声已久,表达了对张子的敬重和熟知。接着“南康旧法曹”一句,点明了张子曾经在南康担任过官职,体现了他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贡献。
“匡庐忆苍翠,彭蠡梦波涛”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匡庐即庐山,以其苍翠的山色闻名;彭蠡则指鄱阳湖,波涛壮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和追求。
“白鹤归何早,芝华采未劳”则是对友人张子归隐生活的想象和赞美。白鹤象征着高洁和自由,芝华则是仙草的别称,常用来形容隐士或高人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子早归隐生活的羡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剑光如彩玉,相赠及秋高”以剑光比作彩玉,形象地描绘了剑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友谊的珍贵和纯洁。诗人将这把象征友谊的“剑”赠予友人,希望在秋高气爽之时,这份友谊能更加坚固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一江万山间,雨势挟舟入。
中有看山人,坐借长年笠。
锦石丹崖望不分,沙回树靡迫何及。
十年梦与桐君期,羊裘约客空所思。
七里涛分滩上下,双台云隔路东西。
此间我亦推篷惯,恨不相逢借笠时。
是物等闲难得戴,著屐何如放船快。
君与东坡两蜀人,披图似有英灵会。
祇今插脚软红尘,清景都从画里亲。
年年稳坐沧江雨,毕竟输它笠主人。
宛溪之水流汤汤,夹岸古木阴清苍。
澄潭激濑数十里,分明洗出诗人肠。
景梅亭子相望出,都官祠墓俱荒凉。
当年诗老饥欲死,捐剥禄命为文章。
七百年来无此作,山川气焰为摧藏。
眼中人乃见吾子,上下千古供低昂。
望气已欲三舍避,馀力犹作千夫强。
古人但恨不我见,那与世论争蜩螗。
因之亦复得穷理,九命之说非荒唐。
终知鳞鬣合变化,泥沙倔强不肯僵。
蛟螭纠结走字底,骐骥束缚趋路旁。
对君自顾哑然笑,祇合披发为佯狂。
阴何齐誉恭窃据,江蔡同郡惭颜行。
半年偕作楚尾客,尘土面目如我黄。
名山夜雨幸相共,百年此景奚能忘。
昨来一月宛陵住,此都大好山水乡。
君今忽忽有归计,纵尔小别愁茫茫。
如形逐影忽相失,归梦亦与征鸿翔。
清秋倚棹待君至,高唱和入江天长。
《宛溪行送稚存归里》【清·黄景仁】宛溪之水流汤汤,夹岸古木阴清苍。澄潭激濑数十里,分明洗出诗人肠。景梅亭子相望出,都官祠墓俱荒凉。当年诗老饥欲死,捐剥禄命为文章。七百年来无此作,山川气焰为摧藏。眼中人乃见吾子,上下千古供低昂。望气已欲三舍避,馀力犹作千夫强。古人但恨不我见,那与世论争蜩螗。因之亦复得穷理,九命之说非荒唐。终知鳞鬣合变化,泥沙倔强不肯僵。蛟螭纠结走字底,骐骥束缚趋路旁。对君自顾哑然笑,祇合披发为佯狂。阴何齐誉恭窃据,江蔡同郡惭颜行。半年偕作楚尾客,尘土面目如我黄。名山夜雨幸相共,百年此景奚能忘。昨来一月宛陵住,此都大好山水乡。君今忽忽有归计,纵尔小别愁茫茫。如形逐影忽相失,归梦亦与征鸿翔。清秋倚棹待君至,高唱和入江天长。
https://shici.929r.com/shici/DUBtdMR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