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序会平分,夕霁天宇澄。
迢遥彩云没,宛转月华生。
凉飔捲珠箔,银壶坐自倾。
楼上弦歌曲,叹息有深情。
鸿雁隔浦翔,促织近床鸣。
佳人渺天末,终息思屏营。
谁云千里隔,共此一宵晴。
秋序会平分,夕霁天宇澄。
迢遥彩云没,宛转月华生。
凉飔捲珠箔,银壶坐自倾。
楼上弦歌曲,叹息有深情。
鸿雁隔浦翔,促织近床鸣。
佳人渺天末,终息思屏营。
谁云千里隔,共此一宵晴。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深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秋序会平分,夕霁天宇澄”点明了时间与环境,秋天的序曲平分了季节,傍晚的雨后,天空一片清明。接着,“迢遥彩云没,宛转月华生”描绘了云彩消散,月亮缓缓升起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凉飔捲珠箔,银壶坐自倾”写出了微风轻拂,珠帘随风飘动,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透露出一丝孤独与闲适。接下来,“楼上弦歌曲,叹息有深情”则将情感引入,楼上的歌声与叹息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鸿雁隔浦翔,促织近床鸣”通过鸿雁飞翔与近处的蟋蟀叫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牵挂。最后,“佳人渺天末,终息思屏营”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思念,即使距离遥远,但共度这中秋之夜的晴朗时刻,情感得以共鸣。“谁云千里隔,共此一宵晴”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虽然空间上相隔千里,但在心灵上却能共享同一片晴空,体现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天教占得如簧,巧声乍啭千娇媚。
金衣衬著,风流模样,于中可是。
红杏香中,绿杨阴处,多应饶你。
向黄昏、苦苦娇啼怨别,那堪更、东风起。
别有诗肠鼓吹。未关他、等闲俗耳。
双柑斗酒,当时曾是,高人留意。
南国春归,上阳花落,止添憔悴。
念啼声欲碎,何人解作留春计。
杜门却扫冯敬通,何人载酒暖此翁。
昼长书罢啼鸟寂,山水似我清而穷。
山僧携来两诗卷,笔势迅疾如追锋。
渔歌风断郭功父,碧云暮合汤休公。
寒梅自照太古雪,孤松压倒妖春红。
一时见此光怪物,丈室忽换化人宫。
近者重游宝林寺,山行小辟炎毒攻。
唱酬坐觉山鬼泣,谈笑不知酒海空。
当时分韵十五客,冠童亦有童非童。
惜哉梅松不在眼,自与修竹为吾宗。
传闻净觉更殊胜,极欲往求三日聋。
补天久已付昨梦,面壁更欲收奇功。
百年金碧亦尘土,须有好语留山中。
山中道人许我否,饱饭摩腹听松风。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
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
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
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忘怀。物外徘徊。
与鸥鹭同盟两莫猜。
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凰台上,声挟风雷。
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
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