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步天坛礼帝居,星文拱北似连珠。
寒云不锁丹砂井,一夜虹光彻太虚。
羽步天坛礼帝居,星文拱北似连珠。
寒云不锁丹砂井,一夜虹光彻太虚。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景象,诗人孙蕡以“羽步天坛礼帝居”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圣的氛围中。天坛作为祭天之所,象征着与上苍的直接沟通,而“羽步”则暗示了仪式的庄重与虔诚。接着,“星文拱北似连珠”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北方天空中的星辰排列比作串连的珍珠,既展现了星空的美丽,也寓意着天地间的和谐与秩序。
“寒云不锁丹砂井”一句,通过“寒云”与“丹砂井”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冷峻与温暖并存的意境。丹砂井,常被视为灵泉或圣水之源,此处不仅象征着纯净与力量,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最后,“一夜虹光彻太虚”将画面推向高潮,彩虹横跨天际,照亮了整个宇宙,这一景象不仅美丽绝伦,更寓意着希望、连接与超越,是对自然界神奇力量的颂扬,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黄钟正严凛,飞舞屑琼瑰。清赏丰年瑞。
云液喜传杯。阴爻会见复,动一阳、生浩气。
谁问添宫线,炼功在金液。
晴檐试暖,表里莹如无疵。
庭柳漏春信,更萱色、侵苔砌。
优游岁向晚,叹人间时序疾。
还捧椒觞,羽衣礼无极。
巫山埋空晓光没,寒入风声散萧瑟。
滴沥深摧十二峰,峡江涨白洗青壁。
群阴寂寂蔽阳乌,摇荡春愁满南国。
何当羲御驻中天,为我驱除风雨黑。
蜚廉先驱走寰宇,列缺挥鞭起龙虎。
郁仪顿辔潜海隅,九野冥冥暗风雨。
饥鸢跕翅堕曾穹,军鼓无声如击缶。
青苔绿砌上高堂,檐溜侵窗入烟雾。
南山山叟桂为薪,四海横流阻行路。
安有王春四百八十时,萧萧风雨迷朝暮。
我愿得娲皇炼石补此破漏天,令三光继明,万物可睹,免使百万亿苍生憔悴困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