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埋空晓光没,寒入风声散萧瑟。
滴沥深摧十二峰,峡江涨白洗青壁。
群阴寂寂蔽阳乌,摇荡春愁满南国。
何当羲御驻中天,为我驱除风雨黑。
蜚廉先驱走寰宇,列缺挥鞭起龙虎。
郁仪顿辔潜海隅,九野冥冥暗风雨。
饥鸢跕翅堕曾穹,军鼓无声如击缶。
青苔绿砌上高堂,檐溜侵窗入烟雾。
南山山叟桂为薪,四海横流阻行路。
安有王春四百八十时,萧萧风雨迷朝暮。
我愿得娲皇炼石补此破漏天,令三光继明,万物可睹,免使百万亿苍生憔悴困泥土。
巫山埋空晓光没,寒入风声散萧瑟。
滴沥深摧十二峰,峡江涨白洗青壁。
群阴寂寂蔽阳乌,摇荡春愁满南国。
何当羲御驻中天,为我驱除风雨黑。
蜚廉先驱走寰宇,列缺挥鞭起龙虎。
郁仪顿辔潜海隅,九野冥冥暗风雨。
饥鸢跕翅堕曾穹,军鼓无声如击缶。
青苔绿砌上高堂,檐溜侵窗入烟雾。
南山山叟桂为薪,四海横流阻行路。
安有王春四百八十时,萧萧风雨迷朝暮。
我愿得娲皇炼石补此破漏天,令三光继明,万物可睹,免使百万亿苍生憔悴困泥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苦雨吟》,描绘了巫山清晨雨后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凄凉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愁绪。首句“巫山埋空晓光没”写出了雨后山色朦胧,阳光被遮蔽的景象,接着“寒入风声散萧瑟”渲染了寒冷与风雨交加的气氛。诗人感叹“滴沥深摧十二峰”,暗示雨势之大,连山峰都为之震动。
“峡江涨白洗青壁”描绘了江水上涨,冲洗着峭壁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雨势的力度。接下来,“群阴寂寂蔽阳乌”以阴霾蔽日,象征愁云笼罩,而“摇荡春愁满南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愁的感慨。
诗人期盼“何当羲御驻中天”,希望太阳能驱散风雨,带来晴朗。然而,他意识到自然之力的强大,如“蜚廉先驱走寰宇,列缺挥鞭起龙虎”,甚至“郁仪顿辔潜海隅”,风雨依然肆虐。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感叹“南山山叟桂为薪,四海横流阻行路”,生活艰辛,道路受阻。
最后,诗人发出深深的忧虑:“安有王春四百八十时,萧萧风雨迷朝暮。”他渴望长久的晴天,但现实却是风雨无常,令人迷茫。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强烈的愿望:“我愿得娲皇炼石补此破漏天”,希望像女娲补天那样,修复天空的裂缝,让光明重现,万物得以复苏,百姓免于困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苦雨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