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旅情深,潮落沙痕露。
一片疏蓬荻岸风,似昨夜、蕉窗雨。
晓起莫凭栏,触目伤离绪。
树里人家雾里山,都不是、来时路。
秋老旅情深,潮落沙痕露。
一片疏蓬荻岸风,似昨夜、蕉窗雨。
晓起莫凭栏,触目伤离绪。
树里人家雾里山,都不是、来时路。
这首《卜算子》由清代诗人孙云鹤所作,以秋景为背景,描绘了旅人深沉的思乡之情。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愁的氛围。
首句“秋老旅情深”,点明季节与人物状态,秋意渐浓,旅人的思乡之情愈发深厚。接着“潮落沙痕露”一句,通过潮水退去后沙滩上露出的痕迹,隐喻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孤独。接下来,“一片疏蓬荻岸风,似昨夜、蕉窗雨。”描绘了一幅风中芦苇摇曳的画面,仿佛是昨夜窗外的雨声,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宁静又略显寂寥的意境之中。这里的“芦苇”与“蕉窗雨”形成对比,芦苇的坚韧与雨的温柔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晓起莫凭栏,触目伤离绪。”提醒旅人在清晨醒来时,不要站在高处凭栏远眺,因为眼前的景象只会触动内心的离愁别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旅人情感的深切理解,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可能也有相似的经历或感受。
最后,“树里人家雾里山,都不是、来时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描绘了前方模糊不清的景象,无论是远处的村庄还是缭绕的雾气中的山峦,都与旅人记忆中的道路不同,暗示了旅程的迷茫与失落,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旅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的追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步出夏门。东登首阳山。嗟哉夷叔。仲尼称贤。
君子退让。小人争先。惟斯二子。于今称传。
林钟受谢。节改时迁。日月不居。谁得久存。
善哉殊复善。弦歌乐情。商风夕起。悲彼秋蝉。
变形易色。随风东西。乃眷西顾。云雾相连。
丹霞蔽日。彩虹带天。弱水潺潺。叶落翩翩。
孤禽失群。悲鸣其间。善哉殊复善。悲鸣在其间。
朝游清泠。日暮嗟归。䠞迫日暮。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卒逢风雨。树折枝摧。
雄来惊雌。雌独愁栖。夜失群侣。悲鸣徘徊。
芃芃荆棘。葛生绵绵。感彼风人。惆怅自怜。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之说。嗟哉一言。
《步出夏门行》【魏晋·曹睿】步出夏门。东登首阳山。嗟哉夷叔。仲尼称贤。君子退让。小人争先。惟斯二子。于今称传。林钟受谢。节改时迁。日月不居。谁得久存。善哉殊复善。弦歌乐情。商风夕起。悲彼秋蝉。变形易色。随风东西。乃眷西顾。云雾相连。丹霞蔽日。彩虹带天。弱水潺潺。叶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其间。善哉殊复善。悲鸣在其间。朝游清泠。日暮嗟归。䠞迫日暮。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卒逢风雨。树折枝摧。雄来惊雌。雌独愁栖。夜失群侣。悲鸣徘徊。芃芃荆棘。葛生绵绵。感彼风人。惆怅自怜。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之说。嗟哉一言。
https://shici.929r.com/shici/kgaSUuS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