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来日下,行色动江皋。
卤簿专城贵,旌旗列郡豪。
檄传巴俗远,诗到夜郎高。
何处看铜柱,飞扬勒彩毫。
诏书来日下,行色动江皋。
卤簿专城贵,旌旗列郡豪。
檄传巴俗远,诗到夜郎高。
何处看铜柱,飞扬勒彩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送王使君之滇中六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王使君即将前往滇中时的情景,通过“诏书”、“行色”、“江皋”、“卤簿”、“旌旗”等词语,展现了王使君作为高级官员出行的庄重与威严。同时,“檄传巴俗远,诗到夜郎高”两句,既体现了王使君的影响力跨越地域,也暗示了他文采斐然,能够以诗歌传情达意至远方。最后,“何处看铜柱,飞扬勒彩毫”则表达了对王使君此行的祝福与期待,希望他能留下辉煌的功绩和美好的回忆。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治民如烹鲜,此语传自昔。
迩来才俊士,古训耻诵习。
哗然烦其令,藉口兴与革。
遂令田野间,奔走废耕织。
朝廷念元元,置吏务安辑。
岂意更劳扰,肥身重民瘠。
沈生起巍科,探讨遍六籍。
况复有家教,兹义谅能识。
鄱阳号乐土,近稍异往日。
抚摩还富厚,夙夜在努力。
高才如骐骝,千里初发迹。
康庄与曲径,慎哉审所适。
鹾液泛清泠,牢盆戒脩洁。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
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
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
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