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暑方司候,快晴亦阅时。
蒸炎信应尔,溽热岂容辞。
千亩暄宜稼,三庚静下帷。
书林烦且置,默咏聂家诗。
德暑方司候,快晴亦阅时。
蒸炎信应尔,溽热岂容辞。
千亩暄宜稼,三庚静下帷。
书林烦且置,默咏聂家诗。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季特有的气候特征和自然景观。
首联“德暑方司候,快晴亦阅时”,开篇即点明了夏季炎热的特点,同时暗示了自然界的调节作用,使得酷暑之后能够迎来短暂的晴朗天气,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欣赏。
颔联“蒸炎信应尔,溽热岂容辞”,进一步描述了夏季高温的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通过“信”字强调了这种现象的自然规律性,而“岂容辞”则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接受。
颈联“千亩暄宜稼,三庚静下帷”,转而关注农业生产与个人生活。在炎热的季节里,农田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来促进作物生长,因此“千亩暄宜稼”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们选择静下心来,避免外出,以保持身体的舒适,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尊重。
尾联“书林烦且置,默咏聂家诗”,收束全诗,表达了在炎热的夏季,暂时放下繁杂的事务,通过默诵诗歌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清凉。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在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人们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季炎热气候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适应与思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