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全文
宋 / 罗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

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

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夏日避暑于溪桥的美好回忆。开篇“长忆溪桥避暑时”,直接点明了回忆的主题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天风六月袭人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夏季微风拂面的清凉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股轻柔的风带来的舒适。

“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不断前行,而云的飘渺则暗示了世事的变幻无常。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通过对比稚松与游子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稚松尚且能保持其青翠之色,而当年的游子如今已满头白发,岁月的痕迹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后,“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叮咛,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希望友人不要轻易改变溪边的景致,因为这里承载着美好的回忆,未来归来时,可以在此留下一首好诗,纪念这段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深刻理解的情感流露。

作者介绍
罗适

罗适
朝代:宋

(1029—1101)台州宁海人,字正元,别号赤城。胡瑗私淑弟子。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历知五县,官至京西北路提点刑狱,慷慨建白,务恤民隐,尝与苏轼论水利,凡兴复陂塘五十有五,秩满去,民为立祠。有《易解》、《赤城集》、《伤寒救俗方》。
猜你喜欢

酬随子直十五兄

通州穷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亏。

床下矍索穴蟛蜞,我初来居常吟悲。

见君颜采方伸眉,眸子清彻鬓垂颐。

中怀洞然无由歧,镌镵文字干有司。

古书细钞指生胝,弟侄凫雁行累累。

脱衣易粟饴其饥,慈祥孝友乡里推。

前者天子亲飨祠,黄纸赦书疾风驰。

挂罗山林网逸遗,守臣奉诏敢言迟。

外台使者争荐之,野庐供饩礼所宜。

白袍大袖何纷披,来居太学森兰芝。

世俗讥议喜瑕疵,苍蝇往来工谗词。

椎凿璞玉生疮痍,猛虎不如墙下狸。

听者虽明岂无疑,紫薇群公文章师。

发以钜策健笔随,铺纸吐论语亦奇。

缀名纸末何其卑,藻火为裳诚倒施。

赤骥不得黄金羁,编之下枥耳羸垂。

令我包羞心郁伊,一舸东入长淮湄。

勿言显发遂无期,青衫犹足慰妻儿。

海陵得君七字诗,重谢解谤称相知。

我虽有言如钝锥,说之不入何能为。

愿子加餐善自持,高山峨峨寸土基。

前涂如壁不可窥,荣落穷通各有时。

(0)

勉陈石二生

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

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

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

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

仁义藏遗书,尧孔圣人迹。

不观不知道,触涂暗于漆。

上无猛虎畏,下无长蛟逼。

污辱不及身,灿灿嵬山璧。

金贝岂饱腹,盗窥恐易失。

累累畜满家,仅能一身佚。

孰谓遗书贫,猗顿莫能易。

其源固不赀,可为天下泽。

二子齿甚少,蚤莫宜加力。

剖剥见光铓,拄天一千尺。

勿逐篱下雏,自跨凤凰翼。

雄声落众耳,白日飞霹雳。

偏亲况在堂,雪缕初垂白。

泪眼望荣归,一书千万亿。

夜灯绽寒衣,秋风吹素壁。

胡为不奋飞,跳跃在泥碛。

北阙挂贤科,将相尝曾历。

五犗垂巨钩,往往长鲸食。

学饱遂骞翔,青云无物隔。

右顾玉堂人,左揖金鼎客。

广庭罗鼓钟,朱门画幡戟。

岁时献亲寿,腰金光照席。

慈颜春云披,此乐直无敌。

是为烈丈夫,后世称盛德。

荣辱固在人,孰云非我职。

(0)

和楼枢密过洛阳感旧二绝·其一

十年滓秽已澄清,访旧宁须得便行。

蚤辟关中奉高祖,重兴礼乐定章程。

(0)

题吴氏四贤堂·其三曾

中兴洪韩吕,文章之钜工。

密年遍参请,一镞直箭锋。

锦帐与画戟,稽古似不蒙。

遗像今伟然,吾敬吏部公。

(0)

送林潮州

谁把科名误寘君,不教献纳近华勋。

一麾暂远长安日,六月先清瘴海氛。

马首喜无泷吏问,笔端应有鳄鱼文。

明年胜日知无限,还记江东日暮云。

(0)

鹿鸣宴坐上次钱守韵

制举巍科世有贤,闻孙传业中兴年。

贡才合益诸侯地,宠饯真开刺史天。

有弟已容持布鼓,无能仍许鬻栀鞭。

太平故事西昆体,指日皇都万口传。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