鹾液泛清泠,牢盆戒脩洁。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
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
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
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
鹾液泛清泠,牢盆戒脩洁。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
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
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
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盐业生产的过程,以煎盐为题材,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煎盐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鹾液泛清泠”,开篇即以“鹾液”(盐液)的清澈透明,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氛围,预示着盐业生产的洁净与高雅。“牢盆戒脩洁”,进一步强调了盐业生产对环境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古代盐工对于品质的执着追求。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通过时间的变换,表现了煎盐过程的紧张与忙碌,月光下的煎盐场面更加显得神秘而壮观。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旺煎月”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煎盐的热度,也暗示了盐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形象地展示了煎盐过程中火势的猛烈与效率的惊人,千锅万灶同时运作,场面宏大而热烈。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煎盐工艺的高效与壮观。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描绘了煎盐过程中烟雾弥漫、红光闪烁的景象,以及最终烟消云散、波平如镜的宁静。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煎盐过程的动态美,也寓意着劳动成果的圆满与辉煌。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最后两句以“白盈箕”和“凝华粲如雪”形容盐的洁白与纯净,表达了对盐业产品品质的高度赞誉。同时,通过“敛之”、“凝华”等动作,展现了从液体到固体的转化过程,体现了劳动的智慧与技艺。
整首诗通过对煎盐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盐业生产的壮观与艰辛,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劳动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