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虽僻远,先贤昔所治。
有宋程太中,遗泽常在兹。
二子随侍宦,义方训书诗。
猗欤周元公,天挺贤哲姿。
大道晦复明,元气淳化漓。
平生悬冰鉴,一见深相知。
授受斯有托,继绝百世师。
至今过化地,濂洛留专祠。
何公任兴创,岁久日月驰。
荒废行复理,终当还旧规。
嗟我重谒拜,荐芳酒盈卮。
高山频仰止,悠悠起遐思。
兴国虽僻远,先贤昔所治。
有宋程太中,遗泽常在兹。
二子随侍宦,义方训书诗。
猗欤周元公,天挺贤哲姿。
大道晦复明,元气淳化漓。
平生悬冰鉴,一见深相知。
授受斯有托,继绝百世师。
至今过化地,濂洛留专祠。
何公任兴创,岁久日月驰。
荒废行复理,终当还旧规。
嗟我重谒拜,荐芳酒盈卮。
高山频仰止,悠悠起遐思。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谒先贤祠》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缅怀之情。诗的前四句提到兴国之地虽然偏远,但历史上曾有像程太中这样的先贤治理,他们的遗德仍然留存。接着,诗人提及程氏家族的两位子弟,他们以忠义为准则,注重教育后人。
诗的重心落在周元公身上,他被赞誉为天资卓越的贤哲,他的道德风范如同大道在晦暗中重新照亮,使社会风气淳朴。元公的公正无私如同悬冰之鉴,一眼就能看出真伪,他的智慧和人格深深影响了后世,成为百世师表。兴国之地至今仍能感受到他的教化,濂洛学派的祠堂成为纪念他的场所。
诗人感叹兴国祠庙的创建者何公,尽管岁月流逝,祠庙一度荒废,但如今正在恢复旧貌。诗人再次拜谒,献上美酒,表达崇高的敬意。最后,诗人通过“高山仰止”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以及由此引发的深远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先贤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石榴花谢了,正荷叶、盖平池。
试玛瑙杯深,琅玕簟冷,临水帘帷。
知他故人甚处,晚霞明、断浦柳枝垂。
唯有松风水月,向人长似当时。依依。
望断水穷,云起处、是天涯。
奈燕子楼高,江南梦断,虚费相思。
新愁暗生旧恨,更流萤、弄月入纱衣。
除却幽花软草,此情未许人知。
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
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
尽洗铅华,亦无璎珞,犹带栴檀国里香。
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好逑不数潘杨。
占梦者曾言大秤量。
待银河浪静,金针穿了,蓝桥路近,玉杵携将。
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
恁时节,看孙皆朱紫,翁未皤苍。
年年岁岁今朝,左弧悬罢浑无事。
吾衰久矣,我辰安在,老之将至。
懒写京书,怕看除目,败人佳思。
把东篱掩定,北窗开了,悠然酌、颓然睡。
客有过门投贽。道先生访华胥氏。
谁能辛苦,陪他绮语,记他奇字。
屈指先贤,戴花老监,岂其苗裔。
待异时约取,宽夫彦国,入耆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