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其二》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闭户端居念独深,小轩朱槛忆同临。

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已托西风传绝唱,且邀明月伴孤斟。

他时内集应呼我,下客先判醉堕簪。

(0)
注释
闭户:独自在家。
端居:静坐。
念独深:深深思念。
小轩:小窗。
朱槛:红色栏杆。
燎须:点燃胡须(古人有燎须以示敬意)。
英公:尊称,可能指对方。
子建:曹植,三国时期著名诗人。
西风:秋风。
绝唱:绝世佳作。
孤斟:独自饮酒。
他时:将来。
内集:家庭聚会。
呼我:呼唤我。
下客:谦称自己为宾客。
堕簪:失去发簪,形容醉态。
翻译
独自关在家里思绪深深,回忆起那时和你共临的小轩窗口。
谁又能理解你的高尚情操,就像燎须时的你,只有我知道你的赤子之心。
你的绝世才华已随秋风传递,暂且邀请明月共饮,陪伴这孤独的时刻。
将来家人聚会时,定会呼唤我这个常醉之人,宾客中我恐怕会早些失去发簪沉醉其中。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友谊和孤独生活的情感体验。"闭户端居念独深"一句,透露出诗人渴望静寂之境,以深刻的心灵去回味那份难以忘怀的独处时光。

"小轩朱槛忆同临"则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徜徉,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日与友共度美好时光的记忆。这里的小轩和朱槛都是古代住宅中的构件,它们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划分,也成为了情感回忆的载体。

"燎须谁识英公意"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寂静无声之中,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诗人心中的那份深沉的情感?这里的“燎须”指的是晚上灯火的微光,而“英公意”则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黄发聊知子建心"这句,表明只有那些年华老去的人,或许才能稍微领略到诗人的心境。这里的“黄发”即指白发,是岁月流逝的象征,而“子建心”则是指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深邃。

"已托西风传绝唱,且邀明月伴孤斟"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音乐和自然美景的向往。将自己的感慨托付给西风,将自己孤独时光的陪伴交给清澈的月亮。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他时内集应呼我,下客先判醉堕簪"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聚会和友情的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与旧友重逢,而现在则是以饮酒自遣,以此来消解内心的孤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往昔友谊的追忆和对孤独生活情感体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省躬诗·其一二一

请看鼓楫人,江海如平地。

由来此世途,各自分难易。

(0)

省躬诗·其八十九

知几者不辱,况令辱相续。

徵色不自喻,是之谓走肉。

(0)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五

勿用区区叹德孤,茫茫宁匪尽人夫。

试询乾父皆男也,可道街氓不圣乎。

有我一堂分肺腑,同人千圣点头颅。

阳和未到冰难解,愿挈良朋共勉图。

(0)

刘定余先生园亭植杏以肖杏坛招饮花前贶诗扇赋谢四首·其三

谁把春容铸,红妆向晓开。

尔怜宁待语,吾与勿须猜。

解佐牺樽兴,知经羯鼓催。

朱栏廑爱护,不遣雨风摧。

(0)

赠别李本晦侍御二首·其一

吾身若虚空,气形凝未聚。

浮荣与浮名,奚所凭而住。

所以达观人,不以萦其虑。

虚空何边涯,茫无析别处。

所以大心人,似千花共树。

离亭我送君,杯酒莫踌躇。

君固河东留,我已江西去。

搥碎匡庐山,面面两相觑。

但会虚空身,肯令沾飞絮。

(0)

和冯慕冈年兄五诗·其四寄衣

十椽草屋破生尘,户外时闻索债人。

有妾抱子俱稚齿,阿兄赖嫂绝微颦。

千里缄衣不堕泪,九秋披葛已忘身。

珍重针缕莫轻视,病妻凭我且悬鹑。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