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来寄宿,自扫一床闲。
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
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
独住天台意,方从内请还。
病身来寄宿,自扫一床闲。
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
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
独住天台意,方从内请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暂时寄住在一处僧舍的静谧生活。首句“病身来寄宿,自扫一床闲”表明诗人的身体不适,只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养,自己打扫了一张空闲的床铺,以便静卧。
“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面向江边的石磬(古代用来洗衣的石头),目之所及,是秋天刚过而又经历了雨水的山峦,这些景象都显得格外安详。
“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绘。竹影在清凉的月光下轻轻摇曳,而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伴随着禅房的宁静。这两句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独住天台意,方从内请还”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尽管他目前独自居住在这座名为慈恩寺的僧舍,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山色的向往与留恋,这里所谓的“天台”,有可能是指著名的天台山,也可能是泛指高远、清幽之处。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希望能够从内心深处得到平静和安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僧舍生活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因病而生的寂寞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追求超脱尘世、寻找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