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少林寺》
《宿少林寺》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六六仙峰绕静居,俗尘至此暂消除。

西来未悟禅师意,北去还驰使者车。

五品封槐今尚在,九年面壁昔何如。

心知一宿犹难觉,花藏重寻贝叶书。

(0)
鉴赏

这首诗《宿少林寺》由宋代文彦博所作,描绘了诗人夜宿少林寺时的内心感受与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联“六六仙峰绕静居,俗尘至此暂消除”,开篇即以壮丽的自然景观衬托出少林寺的宁静氛围,仿佛将外界的喧嚣尘世暂时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颔联“西来未悟禅师意,北去还驰使者车”,通过对比西行未能领悟禅师深意与北行急驰的使者之车,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智慧的追求与对世间事务的淡然态度,暗示了禅宗修行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觉悟。

颈联“五品封槐今尚在,九年面壁昔何如”,借古物槐树与面壁修行的历史故事,引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反思,槐树作为历史的见证者,面壁修行则是对精神修炼的象征,体现了对传统佛教文化的敬仰与探索。

尾联“心知一宿犹难觉,花藏重寻贝叶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短暂一宿中难以顿悟的感慨,以及对深入研读佛经、寻求真理的渴望。花藏寓意着佛法的奥秘与深邃,贝叶书则代表了佛教经典的传承与学习,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少林寺环境的描绘、历史故事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蒙茸草色绿莎尖,策犊相呼群侣添。

戴笠披蓑闲趣适,眠云坐荫湿痕粘。

许由忘械承流饮,宁戚有怀扣角占。

怪底年来歧路险,几能踏月归垂帘。

(0)

又步韵自述·其二

惊心景物任时铺,无限襟怀何处呼。

泛泛浮生空潦倒,悠悠往事几差殊。

清斋寂历蝉声细,高柳轻盈月色孤。

最是关情池上石,坐看鱼鸟少猜虞。

(0)

登镇海楼

城上春风春草幽,栖迟王粲独登楼。

青山碧石云无际,明月长江空自流。

飞鸟尚依梁苑树,落花犹似汉宫秋。

倚阑不尽兴亡恨,海色松声催客愁。

(0)

呈沈世子

重地风云拥太行,亲藩世胄自高皇。

河山带砺书盟府,宸翰辉煌洒尚方。

可是穆生劳设醴,便同枚叟赋游梁。

王门礼客殊珍重,恩渥休誇十乘光。

(0)

花朝伍国开同其季弟有开见访旋为别席催去

宅枕清流一径斜,美人相过踏飞花。

瑶林乍浥青霄露,玉树双披晓日霞。

灵运旧曾誇令弟,孔融今喜识通家。

烹葵未荐芳辰酒,容易分携隔水涯。

(0)

舟发石头城

春江水满石头城,三月桃花照眼明。

杨柳枝枝拂官渡,榜人欲发还自停。

白云一片燕山远,迢迢客路如蓬转。

不堪回望金陵山,况复庾关望不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