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溪源一梦中,空馀罗袖叠春丛。
生怜烟杏匀肌薄,不分江梅映肉红。
要识临塘比西子,便须索酒对东风。
随君拄杖敲门去,莫惜觥船一棹空。
邂逅溪源一梦中,空馀罗袖叠春丛。
生怜烟杏匀肌薄,不分江梅映肉红。
要识临塘比西子,便须索酒对东风。
随君拄杖敲门去,莫惜觥船一棹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日的宴席上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开篇“邂逅溪源一梦中”即设定了一个如梦境般宁静而迷离的自然环境,溪水潺潺,诗人仿佛置身于一场春日的幻梦之中。“空馀罗袖叠春丛”则是对这种美好时光的一种感受和享受,罗袖轻盈,春意盎然,显得有些许无谓而又不失优雅。
“生怜烟杏匀肌薄”一句中,“烟杏”指的是桃花,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怜悯之情。桃花细腻如同人的肌肤一样脆弱,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温柔。
“不分江梅映肉红”则是进一步强化了春色对人心灵的影响,江梅即樱桃,在这里代表着早春之美,它的颜色如同人的肌肤般鲜嫩,而这种美好却难以区分,是自然赋予的,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一部分。
“要识临塘比西子”开始转向对友情的赞颂,临塘和西子都是古代著名的美丽之地,这里借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对朋友间深厚情感的认可和尊崇。
“便须索酒对东风”则是希望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与朋友共饮美酒,对着东风畅谈,享受这份难得的欢聚。
最后,“随君拄杖敲门去,莫惜觥船一棹空。”诗人表达了愿意跟随朋友,就算是敲开门槛,也不吝啬那简单而又充满期待的行动。这里的“觥船”即是小船,象征着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态,“一棹空”则强调了这种行动的轻松和自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赞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深厚的情感,以及希望与朋友共度欢乐时光的愿望。
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疑洛南。
乱剥浮苞任狼籍,并偷春色恣醺酣。
香秾得露久弥馥,头重迎风似不堪。
居士谁知已离畏,金槃剪送病中庵。
采芹芹已老,浴沂沂尚寒。
蒯缑长叹息,苜蓿正阑干。
黄卷忘忧易,青衫行路难。
归耕未有计,且复调闲官。
卜筑共山功欲成,新河入县巧相萦。
谁将畚锸千夫力,添上园林一倍清。
生长鱼虾供晚馔,浮沉鹅鸭放春声。
为邻有意非今日,丐我馀波伴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