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悲秋》,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悲秋之情。首句"万里西风入晚扉",以西风入夜的画面开启,渲染出秋意的浓厚和季节的转换。"高斋怅望独移时",诗人寓情于景,通过独自凭栏的怅望,流露出孤独与思考的情绪。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诗人描绘了远处江边,两艘船扬帆远去的景象,与眼前无尽的平坦草地和天际相接,形成开阔而寂寥的画面,寓含离别之感。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雨后将晴的天气让山鸟欢腾,而井边梧桐的寒声则透露出秋的凉意,动静结合,进一步烘托出秋天的氛围。
最后两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诗人表达出作为一个有志之士,不应像楚地儿女般为个人情感所困,而应关注国家时事,体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个人抱负的坚守,展现了宋代理性与豪放并存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