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寻王蜀子,晚归东村》
《山中寻王蜀子,晚归东村》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心识幽栖处,闲寻未觉劳。

山深落日近,秋尽暮天高。

短彴通人迹,长松坠鹤毛。

却回云际宿,还听海门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深入山林,寻找名为王蜀子的朋友,直至傍晚返回东村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深邃之美。

首句“心识幽栖处”,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隐居之所的深刻感知,暗示了他对于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接着,“闲寻未觉劳”则展现了诗人寻访过程中的轻松与愉悦,即使是在探索未知之地,也并未感到疲惫或困扰。

“山深落日近,秋尽暮天高”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随着太阳逐渐接近山的深处,时间仿佛凝固,秋天的结束带来了天空的广阔与高远,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短彴通人迹,长松坠鹤毛”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经过的环境,短桥连接着人行的痕迹,长松下可能有鹤的羽毛落下,这样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山林中可能存在的神秘与灵性。

最后,“却回云际宿,还听海门涛”两句,将诗人的行动与自然界的景象巧妙结合。在云层之上安歇,夜晚能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这种体验既浪漫又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心灵的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入山林、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其三

壮节淹鹏海,高年集凤池。

谟猷未及展,箫鼓已成悲。

经擿留天幄,书囊入殿帷。

伤心济源道,无复故人期。

(0)

饯朱□郎席上作

狂风冻雨□无时,坐惜良辰乐事违。

娱老便甘千日面,减春何啻一花飞。

池塘新涨鱼纹乱,台榭馀寒燕语稀。

莫唱乡关动离思,为君勤抹醉中归。

(0)

和子华兄清洛阻风

将相身荣大耋年,高怀先到碧嵩前。

牙兵不用驱双节,神物应须护两舷。

锦段已传佳句丽,丝头无复世情牵。

华颠学士聆风喜,归思如今已浩然。

(0)

依前韵和朱朝奉·其一

起坐终朝在一堂,兴来宾至更衔觞。

逢春预展新花槛,扶老时翻旧药囊。

心虑已能安止止,声名何用渐章章。

少游有志今方遂,坐守松楸不去乡。

(0)

乐道示长句辄次韵

光阴不觉成陈迹,事变何尝有定期。

身外闲愁无自入,饮中欢兴未全衰。

编排暑后新投酒,检点秋来合唱辞。

更欲邀君浮画舫,藕花菱蔓满西池。

(0)

文惠公独游亭

轩槛前临一水湄,此亭谁见独游时。

春风坐处无人伴,秋月行来有影随。

文酒等闲辜会友,溪山赢得自裁诗。

城东老屋今仍旧,当日高踪孰可追。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