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生波便百川,字间句里总超然。
读来清气凉人骨,六月真成九月天。
下笔生波便百川,字间句里总超然。
读来清气凉人骨,六月真成九月天。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张尉惠诗和韵谢之三首》。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笔生波便百川,字间句里总超然。” 这两句描写诗人张尉惠的文笔如同江河般流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透露出超脱凡尘的意境。这里的“下笔”指的是挥洒自如地书写,生波则形容文字所带来的影响力,如同波涛汹涌,充满力量和生命力。“便百川”强调了这种文笔的广泛性和深远的影响,每个字、每句话都能让人感觉到诗人的高洁与超脱。
“读来清气凉人骨,六月真成九月天。” 这两句则是从读者感受的角度出发,表达了阅读张尉惠诗歌时所获得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愉悦。这里的“读来”即是在阅读诗歌时,“清气凉人骨”形容诗歌带给人的清新与凉爽,如同在炎热中感受到的一阵清风,令人心旷神怡。“六月真成九月天”则是比喻手法,用来形容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深远,即便是在夏季的六月里,也能让人感觉到秋日的凉爽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张尉惠诗风的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和艺术追求,同时也反映出杨万里本身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九牛可倒曳,兼旬逆风里。
老来砚笔衰,文思每如此。
篙儿疲晚牵,赤日汗流趾。
峻阪有疾圆,秃羽无纵矢。
朝来日初亮,旗脚忽西指。
竖帆沸群呼,劈浪轻一苇。
路经百家村,鸡豚不敢市。
有客访江浒,疾谈幸其起。
过目不留瞬,倏忽洲渚异。
一日三日程,长年抃而喜。
敏者贵乘便,拙者拱以俟。
齐人诮轲迂,秦亦毒鞅驶。
吾尝为此论,谁肯味无味。
使帆勿尽风,如食勿尽美。
君看赤手人,重负亦俱至。
向来高楼月,人境居第一。
天福不得再,天意亦叵测。
浊河幸一澄,威凤乃屡出。
过日惜清玩,草具成胜集。
共咏昔年诗,仍是昔年客。
酒阑感存没,悲欢异今昔。
怀我盘谷翁,蕊宫此何夕。
仰瞻云汉章,正恐翁手缉。
蹑云侍琅舆,颇恨无此骨。
拭泪罢清酌,览镜有华发。
得友何妨并辔行,眼明木末数峰横。
真游与世寥寥隔,滞念逢僧稍稍平。
不复定身怀故宅,空馀遗像閟荒坑。
莫教学道伤迟暮,世路低回已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