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穴纸笑痴蝇,犹觉文章是小乘。
四壁图书聊隐几,半窗风雨屡挑灯。
卑枝早厌鸣冈凤,尺水难留跨海鹏。
未试屠龙一分手,可能问舍愧陈登。
向来穴纸笑痴蝇,犹觉文章是小乘。
四壁图书聊隐几,半窗风雨屡挑灯。
卑枝早厌鸣冈凤,尺水难留跨海鹏。
未试屠龙一分手,可能问舍愧陈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房内的景象,诗人沉浸于书海之中,对文章的热爱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向来穴纸笑痴蝇"表明诗人长时间埋头于书籍之中,以至于连时光流逝都未察觉,只是偶尔间歇地笑着,仿佛如同梦中一般迷离。"犹觉文章是小乘"则透露出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渴望,即便沉浸其中,也觉得这不过是一种基础或入门级别的修行。
"四壁图书聊隐几"进一步描绘了书房内的环境,书籍如同屏障一般,将诗人的视线与外界隔绝,只有几案上零散摆放着的图书,勉强地为这宁静的空间增添了一丝生机。"半窗风雨屡挑灯"则是对书房内外景象的交织,半掩的窗棂间透进来的风雨声,是诗人唯一能感受到的外部世界,而他却更愿意点燃灯火,与这宁静的夜晚相守。
接下来的两句"卑枝早厌鸣冈凤,尺水难留跨海鹏",则是诗人自比和自慰之词。"卑枝早厌鸣冈凤"中,“卑枝”指的是低矮的树枝,而“鸣冈凤”则是传说中的凤凰,它们不栖息于低矮的枝头,这里诗人自比为这种高洁之物,表达了自己对文学才华的追求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尺水难留跨海鹏"则是说即使是一点点的才能,也难以在广阔无垠的学问海洋中留下痕迹。
最后两句"未试屠龙一分手,可能问舍愧陈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文学才华尚未得到验证,对于那些已成名的先贤如陈登等人,感到惭愧。这里的“屠龙”是指古代传说中能制服龙的人,象征着高超的文学造诣,而"一分手"则意味着尚未有所作为。"可能问舍"表明诗人的自信,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问鼎学问,追寻那些已故先贤。而"愧陈登"则是对比之词,陈登乃是唐代的文学大家,诗人将自己的文学成就与其相比较,感到不无惭愧。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学习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他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谦。通过对书房环境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学问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