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四》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门藓兽石嶙峋,三耳翁今去几春。

蝼蚁与谁频作梦,茯苓应更长如人。

土馒头里无仙骨,金仆姑边尚战尘。

焉得亦如酒家叟,一茅庵住自由身。

(0)
注释
山门:寺庙的大门。
藓兽:苔藓覆盖的兽形装饰。
嶙峋:崎岖不平的样子。
三耳翁:指有三个耳朵的老人。
去几春:离开有多久了,春天作为时间单位。
蝼蚁:蝼蛄,一种昆虫。
茯苓:一种菌类植物,古人认为有药用价值。
更长如人:生长得像人一样长久。
土馒头:指坟墓,形状像馒头。
仙骨:传说中的仙人遗骨。
金仆姑:古代兵器名,此处可能象征战争。
战尘:战争留下的痕迹。
焉得:如何能够。
酒家叟:卖酒的老者。
茅庵:简陋的小草屋。
自由身:自由自在的生活。
翻译
山门外苔藓覆盖的兽形石雕显得峥嵘不平,那个三只耳朵的老者如今离开多久了呢?
蝼蛄和谁频繁地做着梦,也许茯苓生长得更像人一般长久。
在那泥土堆成的小坟包里,没有仙人的遗骨留存,金仆姑附近还残留着战争的尘埃。
哪里能像那位酒家老者,住在一间小茅庵里,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修行的景象。开篇“山门藓兽石嶙峋,三耳翁今去几春”两句,勾勒出一幅幽深静谧的山谷图景,其中“藓兽”指的是长满了苔藓的野兽,“石嶙峋”形容山石参差不齐,而“三耳翁”则是对隐者的昵称,表明他已经度过了不少年华。接下来的“蝼蚁与谁频作梦,茯苓应更长如人”两句,则通过蝼蚁常做的梦和茯苓草的高大来比喻隐者修行之志向远大。

第三、四句“土馒头里无仙骨,金仆姑边尚战尘”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不屑一顾。其中,“土馒头”是对凡人墓葬的形象描绘,“金仆姑”则是一种神话中的仙兽,常见于道教典籍,这里用来比喻战乱之地,隐者并不追求世间的虚名和权力。

最后两句“焉得亦如酒家叟,一茅庵住自由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酒家叟”指的是能在酒馆中享受简单快乐生活的老者,而“一茅庵住自由身”则是隐者自己选择的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修行、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个人对于简单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急笔赠欧处士

南州江山昔所历,雨峰黯叆晴江碧。

几年思之忽堕前,政得欧生醉时笔。

斯人历览山川奇,得兴落笔天露机。

不须十日五日一水石,已可王宰相攀追。

相逢便整南归柂,短章许君慵未果。

酒边搜句敢言工,不解似君般礴裸。

(0)

再次韵作招隐篇

我家五亩园,泉细地不渴。

载酒噬肯游,开门谁汝遏。

典衣买花栽,种十八九活。

繁华出荒秽,天巧容人夺。

三径纡晓步,两部厌晴聒。

长日岸帻啸,看人曳裾谒。

伸屈较倚伏,烜赫藏戾孽。

蛮触胜负间,吾老饱所阅。

孰知花药畴,细炷沈檀屑。

此乐彼莫顾,渠爱我已割。

微吟会心处,山鸟亦欣说。

焉得喙三尺,佳处为君说。

秋兰媚幽芳,野竹挺高节。

当知陶一觞,可敌萧八叶。

骈来作螟蠃,独立耿玉雪。

(0)

口号十首呈程殿撰·其八

童颜缓缓阅庄灵,鬓影青青表帝庭。

后四六年同此夜,台星光映老人星。

(0)

约徐南卿出游

古寺周围锦树窠,清湖演漾曲尘波。

偷闲已计三餐反,败兴其如一雨何。

政复小孤鸥鹭约,未妨来校鲁鱼讹。

春光尚有三之一,徐办苏堤一再过。

(0)

次韵王签判

奥学闻君不近名,声华犹是压时英。

诗篇向我肯挥扫,句法惊人浑老成。

未厌泛莲依卫幕,只今荐鹗达周京。

明朝置酒当投辖,万斛洪源看倒倾。

(0)

寄郢州崔守八首·其三

楚郢繁雄亚上都,莫愁风韵未应殊。

小园依旧深红色,曾辱遨头载酒无。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