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醁酒送君还,邸舍相依十载间。
惯对卷编常病眼,与谈忠孝即开颜。
折衷三礼宗王郑,泚笔千秋续马班。
薄笨独驱惊岁暮,冰云寒雪满江关。
霜花醁酒送君还,邸舍相依十载间。
惯对卷编常病眼,与谈忠孝即开颜。
折衷三礼宗王郑,泚笔千秋续马班。
薄笨独驱惊岁暮,冰云寒雪满江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徐乾学为友人万季野南归所作,情感深沉,意蕴丰富。首句“霜花醁酒送君还”,以霜花和醇厚的酒描绘出送别时的凄凉与深情,暗含离别的不舍与祝福。接着,“邸舍相依十载间”一句,点明了两人深厚的友谊,长达十年的共同生活,使得这份友情更加珍贵。
“惯对卷编常病眼,与谈忠孝即开颜”两句,通过描述友人万季野在谈论忠孝之道时,诗人眼中流露出的喜悦之情,展现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契合与共鸣。这种对忠孝的共同追求,不仅加深了他们的友谊,也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
“折衷三礼宗王郑,泚笔千秋续马班”则赞扬了万季野在学术上的成就。他精通《仪礼》、《周礼》、《礼记》等古代礼仪经典,对这些经典的解读和研究,如同司马迁续写史书一般,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这不仅是对万季野个人学术贡献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
最后,“薄笨独驱惊岁暮,冰云寒雪满江关”两句,以岁末的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独自南归的担忧与关切。冰云寒雪不仅描绘了冬日的严寒,也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孤独,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崇高的道德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头。
一夜雨声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
家贫只与诗为伍,客去从教睡作俦。
败衲依然湖海阔,老来无喜亦无忧。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
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
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
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
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
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
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
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
娴娇弄春微透,鬟翠双垂。
不道留仙不住,便无梦、吹到南枝。
相看两流落,掩面凝羞,怕说当时。
凄凉歌楚调,袅馀音不放,一朵云飞。
丁香枝上,几度款语深期。
拜了花梢淡月,最难忘、弄影牵衣。
无端动人处,过了黄昏,犹道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