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见飞萤出,流光绕砌庭。
明偏依夕月,点似列疏星。
雨湿天犹暑,风薰草正青。
何来动秋思,幽咏为延停。
乍见飞萤出,流光绕砌庭。
明偏依夕月,点似列疏星。
雨湿天犹暑,风薰草正青。
何来动秋思,幽咏为延停。
此诗描绘了夏夜萤火虫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萤火虫在庭院中飞舞的瞬间。开篇“乍见飞萤出,流光绕砌庭”,如同一幅动态的画面,萤火虫突然出现在眼前,其光芒在石阶周围流转,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明偏依夕月,点似列疏星”两句,将萤火虫的光与月光、星辰相比较,既突出了萤火虫光的明亮又不刺眼的特点,也暗示了夜晚的深邃与广阔。诗人进一步描写:“雨湿天犹暑,风薰草正青”,通过雨后的暑气未消和微风吹拂下的青草,渲染了夏夜特有的气候特征,同时也为萤火虫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最后,“何来动秋思,幽咏为延停”,诗人由眼前的景象引发思考,虽是夏日,却不禁生发出一丝秋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这份静谧之美的欣赏与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馀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抟,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