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水三山路,微茫见十洲。
月临珠斗迥,云度绛河流。
露气生鳌背,箫声出凤楼。
惭无学仙分,得伴赤松游。
翠水三山路,微茫见十洲。
月临珠斗迥,云度绛河流。
露气生鳌背,箫声出凤楼。
惭无学仙分,得伴赤松游。
这首明代诗人王英的《酬王尊师仙游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翠水三山路”,以碧绿的流水和蜿蜒的山路烘托出神秘而幽深的环境。接下来的“微茫见十洲”则展现出远处隐约可见的仙岛,给人以奇幻之感。
“月临珠斗迥”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如珍珠般闪烁的北斗星座上,显得格外遥远而清冷。诗人通过“云度绛河”进一步渲染了天上的景象,将读者带入飘渺的银河之中。
“露气生鳌背”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海中巨龟鳌背的形象,暗示着仙人活动之地的神奇与超凡。最后,“箫声出凤楼”以悠扬的箫声自凤凰楼中传出,增添了仙游的音乐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成为仙人的遗憾,流露出对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生活的憧憬。
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
讵比咸池曲,飘遥千里飞。
耻均班女扇,羞俪曹人衣。
浮光乱粉壁,积照朗彤闱。
鹡鸰摇羽至,鹎鶋拂翅归。
相彼犹自得,嗟余独有违。
终朝守玉署,方夜劳石扉。
未能奏缃绮,何由辨国围。
坐销风露质,游联珠璧晖。
偶怀笨车是,良知高盖非。
既言谢端木,无为陈巧机。
四时如湍水,飞奔竞回复。
夜鸟响嘤嘤,朝光照煜煜。
厌见花成子,多看笋为竹。
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
积愁落芳鬓,长啼坏美目。
君去在榆关,妾留住函谷。
惟对昔邪房,如愧蜘蛛屋。
独唤响相酬,还将影自逐。
象床易毡簟,罗衣变单复。
几过度风霜,犹能保茕独。
谇此倦游士,本家自辽东。
昔隶李将军,十载事西戎。
结车高阙下,极望见云中。
四面各千里,从横起岩风。
寒燠岂如节,霜雨多异同。
夕寐北河阴,梦还甘泉宫。
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乃知古时人,所以悲转蓬。
世俗重除节,处处罗杯盘。
谓言岁作劳,及兹聊与欢。
我行蛮貊中,其风亦复然。
俗乐竞吹弹,土缶陈腥膻。
歌呼相聚会,咿嚘剧喧阗。
见之感予怀,中夜百忧煎。
岂不有至亲,迢递隔山川。
相思不相见,离恨终长年。
抚时重叹息,掩袂嗟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