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旅琐曾听月下猿,至今触事即愁端。

北风昨夜无情甚,又作冬来一信寒。

(0)
鉴赏

这首诗《即事》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旅琐曾听月下猿”,以“旅琐”开篇,暗示了诗人的漂泊生活,而“月下猿”的形象则增添了一层凄凉与孤独感。月光下的猿啼,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次句“至今触事即愁端”,直接点明了诗人情感的敏感与脆弱。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外界的任何事物,都能触动他内心的愁绪,引发深深的感慨。这种对生活的细微感受,体现了诗人情感的丰富与细腻。

第三句“北风昨夜无情甚”,将情感进一步深化。北风的“无情”不仅指自然界的冷酷,也暗喻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残酷与冷漠。诗人通过北风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最后一句“又作冬来一信寒”,以“冬来一信寒”收尾,既是对北风寒冷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这里的“信寒”不仅指天气的寒冷,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担忧与恐惧。整首诗在结尾处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凝重的氛围,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

综上所述,《即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时局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昭应官舍书事

县在华清宫北面,晓看楼殿正相当。

庆云出处依时报,御果呈来每度尝。

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

两衙早被官拘束,登阁巡溪亦属忙。

(0)

林居

荒林四面通,门在野田中。

顽仆长如客,贫居未胜蓬。

旧绵衣不煖,新草屋多风。

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

(0)

归昭应留别城中

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荣。

并床欢未定,离室思还生。

计拙偷闲住,经过买日行。

如无自来分,一驿是遥程。

(0)

赠人二首·其二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

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0)

哭孟东野二首·其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0)

宫词一百首·其十六

新衫一样殿头黄,银带排方獭尾长。

总把玉鞭骑御马,绿鬃红额麝香香。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