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林四面通,门在野田中。
顽仆长如客,贫居未胜蓬。
旧绵衣不煖,新草屋多风。
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
荒林四面通,门在野田中。
顽仆长如客,贫居未胜蓬。
旧绵衣不煖,新草屋多风。
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荒林四面通,门在野田中"表达了诗人居住在一片偏僻的林中,房舍位于荒废的田野之内,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顽仆长如客,贫居未胜蓬"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虽然顽强地坚守着这种简单的生活,但依旧处于贫困中,甚至连最基本的住所都谈不上舒适。
"旧绵衣不煖,新草屋多风"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生活的艰苦。他的衣物破旧不能御寒,而新搭建的草屋也无法挡住风寒,这些细节都反映出诗人的贫穷和对抗自然的艰辛。
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仍然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他选择了与山南近处的闲亲相处,并且亲近那些贩卖药材的人。这些行径表明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通过接触大自然中的草本植物来寻找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在物质贫困中精神上的自足与超然。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高洁情操以及他们对于世俗纷争的淡泊观念。
山云油然作,山雨来不缓。
既沾灵石坞,遂洒寒栖馆。
落水遽如许,众草行复烂。
有酒不堪酌,无物堪把玩。
与闻季长笛,宁从中散锻。
代谢夫何如,徒为白首叹。
吾闻昔有蜀天子,化作冤禽名杜宇。
一身流落怀故乡,万里逢人诉离苦。
西来纵呼巫峡间,楚台花落青春阑。
台中魂梦久寂寞,行云日暮愁空山。
明朝复向潇湘发,北叫苍梧江竹裂。
竹间之泪花上血,怨入东风俱不灭。
天涯无穷朝暮啼,王孙草绿不须归。
哀哉王孙终不归,江南江北杨花飞。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弊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亲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奉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