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秋来矣!旧吴宫、乌啼鹿走,略存形似。
一自五湖人去后,帆影屐声都已。
便演出六朝故事。
直到西风乾菜叶,更春灯、燕子荒烟里。
千载梦,去如水。沧桑过眼无人理。
尽消魂、画船照夜,香车薰市。
珠换清歌金换笑,谁识吹萧奇士?
论风气原开西子。
水软山温天久醉,便英雄、到此都心死。
胥郭外,怒涛起。
客里秋来矣!旧吴宫、乌啼鹿走,略存形似。
一自五湖人去后,帆影屐声都已。
便演出六朝故事。
直到西风乾菜叶,更春灯、燕子荒烟里。
千载梦,去如水。沧桑过眼无人理。
尽消魂、画船照夜,香车薰市。
珠换清歌金换笑,谁识吹萧奇士?
论风气原开西子。
水软山温天久醉,便英雄、到此都心死。
胥郭外,怒涛起。
这首《金缕曲》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客里秋来矣”点明了季节与人物状态,暗示着诗人身处异乡,正值秋日,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油然而生。接下来的“旧吴宫、乌啼鹿走,略存形似”,通过描绘昔日繁华的吴宫景象,如今仅存残迹,乌鸦啼叫,鹿群远逝,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一自五湖人去后,帆影屐声都已”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五湖之水带走的不仅仅是过往的岁月,还有曾经的热闹与喧嚣。帆影与屐声的消失,象征着往昔生活的痕迹逐渐淡去,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回忆与思考。
“便演出六朝故事。直到西风乾菜叶,更春灯、燕子荒烟里。”这里通过六朝故事的演出,将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场景巧妙结合,西风中的菜叶、春灯下的燕子、荒烟弥漫的环境,共同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苍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厚重。
“千载梦,去如水。沧桑过眼无人理。”诗人以“千载梦”比喻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梦想的破灭,感叹这一切如同流水般匆匆过去,却无人在意。这种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尽消魂、画船照夜,香车薰市。珠换清歌金换笑,谁识吹箫奇士?”这一段通过描绘夜晚的画船与香车,以及珠光宝气、歌声笑语的场景,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与寂寞。同时,“谁识吹箫奇士”一句,借指那些才华横溢但不被世人所知的隐士,表达了对真正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
“论风气原开西子。水软山温天久醉,便英雄、到此都心死。”这里以西施为喻,赞美了江南山水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豪情的反思。在如此温柔的山水之间,即便是英雄也会感到心灵的疲惫与满足,最终选择放下一切,归于平静。
最后一句“胥郭外,怒涛起”以怒涛的兴起作为收尾,预示着历史的轮回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醒人们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性以及个人命运的独到见解,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阿?乱天纪,四海生痏疮。太原真龙飞,凋瘵回春阳。
飘飘孙徵君,肥遁际隋唐。
妙术起白骨,还丹日月长。
兹山实薖轴,警跸过其旁。
六龙旧辙迹,草木增辉光。
迢迢太玄洞,灵怪閟奇方。
五月悬火铃,凉风不可当。
张君此读书,负笈仍裹粮。
邀我五台上,酌以流霞觞。
君才如古人,巢居成文章。
携手醉翁石,天风动衣裳。
山钟忽告夕,归骑下岩廊。
回首望烟谷,松萝更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