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三首·其三》
《杂诗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吕本中   形式: 古风

饥蚊青而化,怒目虬两须。

黄昏与我遇,且复少踟蹰。

肌肤恣啖齧,熟视不可驱。

中宵盛徒党,意气若有馀。

伤哉陷阱虎,有时被囚拘。

求食至摇尾,曾此蚊不如。

云龙困蝼蚁,此语不可诬。

(0)
鉴赏

这首诗以蚊子为切入点,描绘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诗人通过蚊子的形象,将之比喻为陷阱中的老虎,形象地揭示了蚊子虽小却能给人带来极大困扰的事实。同时,诗人也借由蚊子与虎的对比,表达了对弱小生命在生存竞争中所面临的艰难处境的同情。

诗中“饥蚊青而化,怒目虬两须”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蚊子的形象,青色的身体、怒目的表情以及虬曲的胡须,都赋予了蚊子一种独特的生命力和威胁感。接着,“黄昏与我遇,且复少踟蹰”则描述了蚊子在黄昏时分对人的侵扰,即使短暂的停留也不得安宁。

“肌肤恣啖齧,熟视不可驱”进一步强调了蚊子的贪婪和难以驱赶,它们肆无忌惮地吸食人的血液,即使被注视也无法轻易摆脱。而“中宵盛徒党,意气若有馀”则暗示了蚊子不仅个体强大,还有着庞大的群体力量,它们在夜晚聚集,展现出一种不可忽视的气势。

最后,“伤哉陷阱虎,有时被囚拘。求食至摇尾,曾此蚊不如”表达了对弱小生命在生存斗争中的无奈和悲哀。诗人将蚊子与虎进行对比,指出即便是强大的虎,在食物面前也会变得温顺,而蚊子却能在人类面前为所欲为,这不仅是对蚊子的讽刺,也是对自然界中弱肉强食法则的一种深刻反思。

“云龙困蝼蚁,此语不可诬”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弱小的生命在强大的自然法则面前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这种现象并非虚构或夸张,而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蚊子这一常见生物的观察与思考,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之间的关系与自然法则的普遍性。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
朝代:宋   字:居仁   籍贯:寿州   生辰:1084- 114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猜你喜欢

赠别·其三

临临欲去又添杯,一语殷勤道几回。

他日相思如有信,粉笺莫带泪痕来。

(0)

上曾赞府三首·其二

只向廛中隐,幽居地更偏。

竹风吹夜月,梅雪堕寒烟。

心定欺云石,神清照野泉。

一峰擎坏塔,终日在吟边。

(0)

江陵逢黄虚舟

山谷机忘似白鸥,有孙今复号虚舟。

信风为棹先开浪,与月同舱不载愁。

吟就自将歌欸乃,醉时宁逐境漂流。

乾坤等是虚舟尔,只好和诗莫带休。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三一

灵山又见一夏,不说陈年旧话。

青州衫重七斤,庐陵米作么价。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八

祖师不来,曹溪路上生深棘。

善财别后,楼阁门前草自青。

直下穿过髑髅,换却眼睛。

欲入洪波里,须是弄潮人。

(0)

夏肯甫晓山亭

开棂纳晨光,隐几挹寒翠。

以我胸中真,会彼景外意。

孰因夜息存,孰使昼梏累。

念虑方清明,体认贵切至。

峨峨成九仞,进进基一篑。

勖哉亭中人,涵养玉其粹。

卷舒意何如,颜回坐忘地。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