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向廛中隐,幽居地更偏。
竹风吹夜月,梅雪堕寒烟。
心定欺云石,神清照野泉。
一峰擎坏塔,终日在吟边。
只向廛中隐,幽居地更偏。
竹风吹夜月,梅雪堕寒烟。
心定欺云石,神清照野泉。
一峰擎坏塔,终日在吟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市井之中寻求幽静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居住环境的独特与宁静。竹林吹拂着夜晚的月光,梅花的雪花飘落在寒冷的烟雾之中,这样的景象既清冷又富有诗意。隐士的心境如同云石一般坚定,精神则清澈得能照亮野外的泉水。诗中提到的一座山峰,支撑着一座破旧的佛塔,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隐士的精神世界,始终与诗歌的创作相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桂海云蒸,瘴山雾暖,片雪何曾到地。
羡长日、岛仙清暑,自学得、剪冰裁□。
把岁寒、五出工夫,别妆点薰风,尽成清致。
尽虹雨翻晴,暮霞焦土,一种凄凉如洗。
酝藉丰标浑无比。应似惜、潇湘蕙疏兰弃。
纵未入、众芳题品,终自倚、一涯风味。
待等闲、留取遗芬,伴檐卜芳菲,蔷薇清泚。
看佩贯胡绳,心灰宝燎,到了未输兰蕙。
新雁衔秋访水涯,分屯洲渚傍芦花。
停桡相约结溪社,来往无嫌同一家。
酒酣把笛吹村曲,声曳兰风入山腹。
钓竿到手万事轻,孰是孰非孰荣辱。
江楼邀月粉黛浓,簧璈嘈杂彻桂宫。
笑指渔父何冷落,渔父掉头吾岂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