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衔秋访水涯,分屯洲渚傍芦花。
停桡相约结溪社,来往无嫌同一家。
酒酣把笛吹村曲,声曳兰风入山腹。
钓竿到手万事轻,孰是孰非孰荣辱。
江楼邀月粉黛浓,簧璈嘈杂彻桂宫。
笑指渔父何冷落,渔父掉头吾岂错。
新雁衔秋访水涯,分屯洲渚傍芦花。
停桡相约结溪社,来往无嫌同一家。
酒酣把笛吹村曲,声曳兰风入山腹。
钓竿到手万事轻,孰是孰非孰荣辱。
江楼邀月粉黛浓,簧璈嘈杂彻桂宫。
笑指渔父何冷落,渔父掉头吾岂错。
这首宋朝赵汝燧的《渔父四时曲·秋》描绘了一幅秋日水乡的宁静画面。首句“新雁衔秋访水涯”,以新雁南飞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它们在水边洲渚觅食,与芦花相伴,展现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和谐。“停桡相约结溪社”写渔夫们停下船桨,相约聚会,如同一家人般亲密无间。
接下来,“酒酣把笛吹村曲,声曳兰风入山腹”描绘了渔夫们在畅饮之后,吹奏起乡村乐曲,笛声随风飘荡,悠扬地穿透山林,透露出他们的惬意生活态度。“钓竿到手万事轻,孰是孰非孰荣辱”表达了他们超脱世俗,视钓竿为生活的乐趣,对世间纷扰看得很淡。
最后两句“江楼邀月粉黛浓,簧璈嘈杂彻桂宫”则转而写到江边楼阁中,月色下人们欢聚一堂,音乐声热闹非凡,与渔父的清冷形成对比。“笑指渔父何冷落,渔父掉头吾岂错”以幽默的口吻,渔父自嘲其生活方式,暗示这样的选择并非错误,而是符合自己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富有哲理和生活情趣。
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
所恨肌体微,金珠载不起。
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
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
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
岂知贫家儿,呱呱瘦于鬼。
弃卧桥巷间,谁或顾生死。
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