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里新晴,试清游、过却愔愔坊陌。
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
旗亭唤酒,倩评跋、好春颜色。
吟遍了,紫曲尘香,惟是燕莺曾识。幽兰素芬堪摘。
怕东风、认作寻常标格。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
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
重看取、小字银钩,冷绡翠拭。
珂里新晴,试清游、过却愔愔坊陌。
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
旗亭唤酒,倩评跋、好春颜色。
吟遍了,紫曲尘香,惟是燕莺曾识。幽兰素芬堪摘。
怕东风、认作寻常标格。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
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
重看取、小字银钩,冷绡翠拭。
这首《一枝春》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的细腻画面。
首先,“珂里新晴,试清游、过却愔愔坊陌。”开篇即以清新之气渲染出春日出游的愉悦心情,新晴的天气让人心情舒畅,漫步于安静的街巷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与和谐之中。
接着,“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时光悄悄流逝,美好的景色稍纵即逝,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然而,这并不妨碍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回忆,他将这些瞬间定格在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旗亭唤酒,倩评跋、好春颜色。”诗人来到酒肆,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同时欣赏着春日的美景。这里的“评跋”不仅指品评酒色,更暗含了对春光的赞美与欣赏。
“吟遍了,紫曲尘香,惟是燕莺曾识。”诗人尽情吟咏,紫曲中的尘香弥漫,只有燕子和黄莺曾经识得这份幽静与芬芳。这一句通过燕莺的视角,进一步强化了春日景色的独特与珍贵。
“幽兰素芬堪摘。”兰花的香气素雅而纯净,诗人想要采摘一朵,却似乎有所犹豫,或许是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亦或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怕东风、认作寻常标格。”诗人担心春风会将这份独特的美丽误认为寻常,表达了对春日景色的珍视与保护之心。
“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诗人累了,倚靠在琴旁,梦中仿佛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水面,充满了宁静与祥和。
“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诗人询问,有谁能理解这份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只有远处传来的玉箫声似乎能感知到他的情感。
“重看取、小字银钩,冷绡翠拭。”最后,诗人希望再次回顾那些细小而珍贵的瞬间,如同在冷绡上轻轻擦拭,留下翠绿的痕迹,寓意着对美好记忆的珍藏与回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云气拥松楸,佳城生意幽。
扫残黄叶路,奠遍绿新刍。
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
东迁祷灵墓,端为护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