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圣殿》
《三圣殿》全文
宋 / 陈良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巨镇标闽越,灵踪肇晋齐。

空坛仙一去,古洞佛双栖。

化石龟犹在,烧丹井已迷。

尘襟谁复悟,惟听晓猿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shèng殿diàn
sòng / chénliánghàn

zhènbiāomǐnyuèlíngzōngzhàojìn

kōngtánxiāndòngshuāng

huàshíguīyóuzàishāodānjǐng

chénjīnshuíwéitīngxiǎoyuán

注释
巨镇:大型城镇。
标:标志。
闽越:古代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灵踪:神灵的踪迹。
肇:开始。
晋齐:指晋朝和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
空坛:空寂的祭坛。
仙:神仙。
佛:佛教中的佛陀。
双栖:共存。
化石龟:石化了的龟壳。
烧丹井:炼丹的井。
迷:迷失,不再可见。
尘襟:世俗的心境。
复:再,又。
惟:只有。
晓猿啼:清晨的猿猴鸣叫。
翻译
巨大的城镇标志着闽越之地,神灵的足迹始于晋齐时期。
空荡的坛台,仙人已经离去,古老的洞穴里佛像对坐共存。
石化了的龟壳依然存在,炼丹的井已被岁月掩盖。
谁还能在此领悟尘世,只能倾听清晨的猿猴啼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良翰所作的《三圣殿》,通过对巨镇闽越之地的三圣殿进行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神秘的宗教氛围。首句"巨镇标闽越"点出地点的显赫与地域特色,次句"灵踪肇晋齐"则强调了此地自古以来就承载着神圣的信仰痕迹,追溯至晋齐时期。

"空坛仙一去"暗示了仙人已逝,留下空荡的神坛,而"古洞佛双栖"则描绘了佛像静谧地守护着古老的洞穴,体现了佛教与道教共存的景象。"化石龟犹在"进一步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烧丹井已迷"则让人想象昔日炼丹活动的遗迹,如今已难觅踪迹。

尾联"尘襟谁复悟,惟听晓猿啼"以个人感慨收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反思,最后以清晨的猿啼声作为背景,增添了诗的寂寥与超脱之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历史韵味。

作者介绍

陈良翰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久旱吟

久旱望雨,久雨思晴。天之常道,人之常情。

(0)

能怀天下心

能怀天下心,肯了人间事。

岂止求于今,求古亦未易。

(0)

首尾吟·其一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乐静时。

药里君臣慵点对,琴中文武倦更移。

鼎间龙虎忘看守,棋上山河废指挥。

亦恐因而害天性,尧夫非是爱吟诗。

(0)

观陈希夷先生真及墨迹·其三

希夷真可观,希夷墨可传。

希夷心一片,不可得而言。

(0)

四者吟

目时然后视,耳时然后听。

口时然后言,身时然后行。

前不见厚禄,后不见重兵。

惟其义所在,安知利与名。

(0)

演绎吟·其二

何者是真金,真金入骨沈。

饱曾经煅鍊,足得不沈吟。

到手何须眼,行身敢放心。

放心然后乐,天下有知音。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