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业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迹合良图。
冥心难使龙神见,出语须教海岳枯。
云驻庵前疑有意,鸟鸣庭际似相呼。
资持随分安排了,最急应须与道俱。
息业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迹合良图。
冥心难使龙神见,出语须教海岳枯。
云驻庵前疑有意,鸟鸣庭际似相呼。
资持随分安排了,最急应须与道俱。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的《山居诗》第三十七首,诗人以深沉的禅意描绘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首句“息业怡神道最孤”表达了诗人放弃世俗事务,专注于内心修炼的孤独之道。"藏名匿迹合良图"进一步强调了他选择隐居,不求名利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两句“冥心难使龙神见,出语须教海岳枯”,通过想象龙神难以察觉冥想的心境和言语的力量足以让山海为之静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度和修行的境界。"云驻庵前疑有意,鸟鸣庭际似相呼"则运用自然景象,暗示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仿佛连白云和鸟儿都懂得他的心意。
最后两句“资持随分安排了,最急应须与道俱”,诗人表示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活简单安排,认为最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内心之道保持一致。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内心与外在关系的深刻洞察。
我本穷山采薇蕨,偶上丹霄骑日月。
云端不著痴仙人,天公虽笑雷公斥。
今我在陈粮殆绝,不梦杏浆浇细肋。
詹成炊饭似抟沙,牛革荐甘真嚼铁。
惭愧忘形二禅客,倒屣相迎作禅悦。
竹萌瀹水莹琼瑶,土芝借糟凝琥珀。
余不供僧僧供余,是事颠倒古所无。
要知人我两无有,此饱便当均太虚。
昨日龙兴飞尺书,挽我登山有篮舆。
试问二师肯俱否,一饱还君欲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