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京国去,君向邺城来。
自拂灯前剑,谁传花下杯。
停云虚夜馆,落月旷秋台。
鸿雁飞何处,相思赋七哀。
我游京国去,君向邺城来。
自拂灯前剑,谁传花下杯。
停云虚夜馆,落月旷秋台。
鸿雁飞何处,相思赋七哀。
此诗《寄王东畬》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我游京国去,君向邺城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自己与友人分别前往两地的情景,一个往繁华的京城,一个回历史厚重的邺城,暗含离别之意。
颔联“自拂灯前剑,谁传花下杯”,通过“拂剑”和“传杯”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拂剑象征着离别前的决绝与不舍,而无人传杯则暗示了相聚的不易与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颈联“停云虚夜馆,落月旷秋台”,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寂寥的氛围。停云、虚馆、落月、旷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尾联“鸿雁飞何处,相思赋七哀”,以鸿雁南飞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鸿雁是古人常用的寄托思念的意象,而“相思赋七哀”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哀愁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孤独、思念等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佳作。
殽函命关谷,泾渭达黄河。
终南既面列,沃野开其阿。
帝王信佳丽,天府郁嵯峨。
铜雀鸣云中,员阙夹丹霞。
三秦盛西气,小戎乃遗歌。
扬马翼炎光,流风激颓波。
使臣典文字,执宪临群邪。
春秋大校士,与世陈四科。
祗役在末位,兴言念皇家。
筐筴有玺书,翩翩为国华。
颜色无常好,春华一以零。
悲风蔽地来,四顾何冥冥。
寤言怀往路,揽衣从此兴。
杀气拳毛发,涕泣断为冰。
仰视河汉星,离如水中萍。
景光不恋人,游子岂遑宁。
夜依牛羊宿,日驱驽马行。
努力及明时,安能爱其情。
双袖徐起若有思,逸态一放横难持。
淫衍诘屈纷陆离,流纨曳縠风委迤。
萦尘逗节利屣施,纡形赴曲影不知。
纤腰欲结行缀移,众变沓至生繁姿。
踌躇中止人尽疑,浮腾绝迹称神奇。
游精荡志君自治,大乐万岁远如期。
安期生,参驾白鹿云中行。
参驾白鹿云中行,下游来,安期生。
白鹿皎皎金为羁,玉为缨。
顾见蓬莱三山十二城,安期生自署其名。
过谒四海五岳,后从麒麟赤凤迎。
禹汤文武不足令,令我今上应太平。
拥护左右贤公卿,稽首圣人大道成。
仙女罗坐吹笛笙,天神八面侍卫明。
流乌衔符翔殿廷。
悲吟我主享万年,皇帝求一得命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