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效应璩百一诗》
《效应璩百一诗》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殽函命关谷,泾渭达黄河。

终南既面列,沃野开其阿。

帝王信佳丽,天府郁嵯峨。

铜雀鸣云中,员阙夹丹霞。

三秦盛西气,小戎乃遗歌。

扬马翼炎光,流风激颓波。

使臣典文字,执宪临群邪。

春秋大校士,与世陈四科。

祗役在末位,兴言念皇家。

筐筴有玺书,翩翩为国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华大地的壮丽景象,从地理到历史,再到文化,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画卷。

首先,诗人以“殽函命关谷,泾渭达黄河”开篇,勾勒出关中地区的地理风貌,泾水和渭水汇入黄河,形成一幅自然景观的壮丽图景。接着,“终南既面列,沃野开其阿”,描述了终南山的雄伟和肥沃的田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帝王信佳丽,天府郁嵯峨”则赞美了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美丽,将其比作帝王的宫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铜雀、员阙等古代建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厚重感。

“三秦盛西气,小戎乃遗歌”提到三秦之地的繁荣与西部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遗歌”这一意象,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变迁。

“扬马翼炎光,流风激颓波”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人物与时代潮流相联系,表达了对先贤智慧与时代精神的敬仰。

“使臣典文字,执宪临群邪”描绘了朝廷官员的职责与形象,体现了权力与道德的平衡。

“春秋大校士,与世陈四科”强调了教育与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秩序的构建。

最后,“祗役在末位,兴言念皇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皇家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我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洞察。李攀龙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呈现出一幅既有历史深度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壮丽诗篇。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五老峰

已作人间瑞,飞空老尚豪。

势分方岳重,名列纬星高。

月夜霜添发,花晨露染袍。

此翁无奈事,占咏亦徒劳。

(0)

化僧求诗往宣城

草鞋踏破世间尘,乞饭因缘不为身。

一路春风好消息,不知此事付何人。

(0)

和易岩春雪韵

腊前雷,春半雪。颠倒失其时,相去踰一月。

一月不争多,燠寒异厥罚。

垤户当坚凝,阳气乃舒发。

草木既萌动,龙蛇起窟穴。

万物欣向荣,狞风夜狂悖。

晓鸡噤不鸣,但见窗间白。

战慄起推户,琼瑶已几尺。

陋巷书生釜不烟,关河甲士冰到骨。

俯仰天地间,芽甲尽摧折。

万境寂无声,群动亦僵裂。

当其怀煦煦,蠢蠢竞欢悦。

(0)

和胡子升大欠韵

能践其形亦甚难,天高地下我中间。

读书未造精微阃,处世应迷利欲关。

勉勉工夫何假字,区区绘事岂真颜。

须知天赋元无欠,还尔当时勿恃还。

(0)

台山周咏道别五年因诗寄借韵以谢二首·其二

中处乾坤大,同时总弟兄。

行藏虽有间,道谊岂无情。

欲向忙中定,先须静处精。

光阴如电走,慎勿骛虚名。

(0)

题花光梅十首·其三平地回春

见说前村破雪开,我来雪影浸苍苔。

平生不识春风面,却道春从花底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